高等教育文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人生最好的境界,禪宗故事,高等教育文摘,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古老的禪寺中,有一位名叫慧明的禪師。他總是靜靜地坐在院中的石凳上,雙目微閉,彷彿與世隔絕。他的弟子們常常圍繞在他身邊,試圖理解他的心境。
一天,慧明召集所有的弟子,開始講述他的禪悟。
他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在的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的精神寶庫。”
他解釋說,安靜並非指身體的靜止,而是心靈的平靜。只有當心靈擺脫了世俗的紛擾,才能真正地安靜下來。而這種平靜不是無為,而是更深層次的作為,是對內在世界的豐富洞察和深刻理解。
慧明指向寺院裡的一棵古樹,說:“看那棵樹,它靜靜地立在那裡,不受風吹雨打的影響。它的安靜並非無為,而是在根深蒂固中汲取養分,生長出更茂盛的枝葉。”
他的話語讓弟子們陷入了沉思。這時,一名弟子問道:“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慧明微笑著回答:“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不斷地內省和修行。只有透過深入地瞭解自己,才能擺脫外在的虛名浮利。而內在的精神寶庫則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實踐和領悟。”
他又說:“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就像花兒一樣,春天會綻放,秋天會凋謝。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有生有死。但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無限的精彩。”
弟子們聽得如痴如醉,彷彿被慧明的話語所吸引。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試圖找到通往豐富和安靜的道路。
其中一名弟子問道:“禪師,我們如何才能克服生老病死的恐懼呢?”
慧明回答:“要克服生老病死的恐懼,首先要明白生命的無常。當我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脆弱時,更應該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我們要用有限的時間去追求無限的智慧和慈悲。”
他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弟子們的心路。他們開始懂得,生老病死並非生命的終點,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透過內心的平靜和豐富,才能真正地超越生死的束縛。
慧明禪師的教誨深深地烙印在弟子們的心中。他們開始努力地修行和學習,試圖達到豐富和安靜的境界。而慧明則時常坐在石凳上,微笑著看著他們成長。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禪寺裡的生活如水般流淌。弟子們漸漸地領悟了慧明的禪悟,他們的心靈也變得越來越平靜和豐富。而那棵古樹依舊靜靜地立在那裡,見證著禪寺裡的一切變化。
終於有一天,慧明禪師在石凳上安詳地離世了。他的弟子們圍在他的身邊,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仰。他們知道,慧明雖然離世了,但他的教誨和精神將永遠留在他們心中。
於是,他們繼續修行和學習,努力地追求豐富和安靜的境界。而那棵古樹依舊靜靜地立在那裡,彷彿在告訴他們:生命的真諦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我們如何活出自己的價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