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起失蹤案
剎車很及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一起失蹤案,第一百次相親當天,逮捕相親物件,剎車很及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荊棘條!
死者體內的荊棘條,只有在附近的鳳凰村才有。
第二組負責人,張一方臉色興奮:“陳組長,我們組走訪了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
“這種荊棘條,在現場附近,只有鳳凰村的鳳凰山上才有。”
鳳凰山?
“鳳凰山是什麼地方?”
張一方開啟手機地圖,連結投影:“這個所謂的鳳凰山,其實就是一個大土包。”
“在鳳凰村南邊,周圍的土地貧瘠,平時沒什麼人過去。”
“但是,這個山包雖然不高,佔地面積卻不小。”
“您看,”張一方字地圖上比劃:“這個範圍,就是鳳凰山。”
“這種荊棘條,鳳凰山上生長的很多,別的地方都沒有。”
鳳凰山……
地圖上,鳳凰山周邊有兩條水泥路。
一條向東,一條向北。
連線著鳳凰村和周邊的鄰村。
“這個地方,距離拋屍的池塘,有多遠?”
“陳組長,從山腳,這條向東的路,一直延伸,就到鳳凰村,大概有三公里。”
“從鳳凰村再往東,大概十公里,就是拋屍的池塘。”
十公里……
這個距離,不近。
從地圖上看,十公里的距離,中間有兩個自然村。
如果兇手是在鳳凰村殺人,拋屍到田園村的話,中間就要經過這兩個村莊。
一般來講,在農村,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自己的村子。
一旦出了這個範圍,其實對周邊的地形都不會特別的瞭解。
除非,這個人平時就出去的多,周邊村子都熟悉,才有這種可能。
“張組長,通知第五組宋君生,摩托車的調查,先從鳳凰村開始。”
同樣的道理。
如果兇手不熟悉鳳凰村,那他怎麼會有鳳凰山上獨有的荊棘條?
就在這個時候,四分隊隊長趙海洋走進會議室。
“陳組長,屍檢的結果出來了。”
……
投屏上,正是屍檢報告。
“死者,確切的死亡時間,是10號凌晨2點到2點30分。”
“根據死者的牙齒磨損程度看,年齡不超過30歲,應該在28歲左右。”
“致命傷是死者體內的荊棘條,死因流血過多。”
陳言點頭,果然,死者雖然經過池水浸泡,有蒼白浮腫的情況。
但是,陳言當時檢查的時候,發現死者面板下毛細血管顏色很淺,這是體內血液含量過少的表現。
“從屍體的浸泡程度分析,死者浸泡水中的時間是6個半小時左右,所以,拋屍的時間是10日晚上10點半。”
“重點是,屍體檢查的時候,我們發現在死者的口腔深處,有一些粘土。”
“但是,由於死者被拋屍池塘的時候,已經死亡。”
“而這個時候,死者喉嚨內的肌肉閉合,一般不會進入雜物。”
“而且,技術部門對比了池塘內的土質,確定,死者口腔內的粘土,不是拋屍地點的土壤。”
“還有這裡,”趙海洋繼續介紹:“死者臉上的傷口,有一部分是,是死者死前切割的,比如鼻子。”
“也有一部分,是死後切割的。”
“根據傷口的刀痕判斷,應該是同一把桌布刀所謂。”
“但是……”
趙海洋放大死者臉部的照片:“這些傷口,生前的劃痕,都是從上往下。”
“死後的劃痕,下刀起始位置,都是從下往上。”
“而且,刀痕的深淺不一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