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楚臣,更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迫切要第一時間化解的。
思來想去,沈漾其實是比韓道昌合適得多的一個人選。
滯留廣德的三十多萬婦孺,有近五萬人乃是桃塢集兵戶家小,要說在韓謙之外,誰在這些兵戶家小裡的聲望最高,也就沈漾了。
沈漾也可以說是在韓謙離開之後,能最快化解廣德那麼多婦孺安置問題的最佳人選。
除了馮翊、孔熙榮、趙無忌、郭卻等少數人,率領侍衛騎營,與楊欽所部水軍隨韓謙直接從繁昌踏入返回敘州的旅程外,趕在年節前兩天,馮繚、林海崢、高紹、林宗靖、周處、馮宣、季希堯、陳濟堂等一大批左廣德軍將領以及三縣官吏遞交上來的辭呈正式得到批准,與其他願遷往敘州的將卒及家小,組成一支六千餘人規模的隊伍,從歙州、饒州借道,踏入前往敘州的路途。
除了近千人乃是韓謙從敘州調來的武官、匠工、胥吏外,其他五千餘人,乃是投赤山軍的奴婢及家小,堪稱精銳者也就一千三四百人,其他都是隨行的家小,都是老弱婦孺。
在當世,倘若不是迫不得已,倘若在當地還有希望得到妥善的安置,絕大多數人都是不願意背井離鄉的,真正有勇氣千里迢迢跑到陌生的、據說還是瘴疫遍地的異鄉安家落戶,則是極少數人。
這些人心向敘州,岳陽不敢留,暫時又不敢用雷霆手段進行清洗,送往敘州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同時這些人看上去規模也不大,即便都遷入敘州,對周邊州縣也不會造成多嚴重的威脅。
實際上韓謙都禁止林海崢、高紹他們暗中鼓動更多的人去敘州。
除了敘州此時能納容的人口有限外,兩三千里跋山涉水,精壯漢子走一趟下來,都要瘦脫兩圈肉;很多身體弱的老人、小孩來說,都未必能堅持到最後。
即便岳陽眾人攻陷金陵之後,便極可能會進一步收緊對敘州的限制,不會再容忍人口大規模流入敘州,但韓謙也不想看到有大批的老人、小孩倒在遷往敘州的路途之中。
當然,從郎溪到敘州黔陽有陸路相通,而之前透過組建運輸隊,差不多有兩三千人在這條道上也完整走了一個來回,只要不跟金陵徹底撕破臉,不完全斷絕商旅上的溝通,韓謙相信以後透過水路商道,廣德與敘州在人及物資的互通交流會不斷的持續下去。
當然,也有一批從奴婢及龍雀軍逃卒裡選拔的將領、武官選擇留了下來。
特別是有一批從左右龍雀軍逃歸後得到提拔的武官,他們當初毅然決然逃回金陵,就是因為父母家小留在金陵,這時候不像林海崢、高紹他們因為在敘州安家落戶,有一定要回敘州的理由。
也不能說他們目光短淺,誰心裡都希望戰事平息後,江淮能重歸太平,這時候他們心裡除了對韓謙的感激、敬服外,有機會卻也更渴望能安居樂業,不再折騰。
此外,原敘州工曹參軍鄭通,以及近百名家小眷屬主要留在金陵的匠工,選擇留下來,不回敘州。
韓謙也一併同意,甚至他們中有子弟在敘州,想要離開敘州,他也不加約束。
除了韓謙事前的承諾外,在廣德三縣的圍淤屯墾以及煤鐵開採等事,也需要留些人手才能持續下去。
韓謙雖然帶走一些人,但這樣也算是徹徹底底的將左廣德軍交了出來,對左廣德軍的處置,楊致堂他們也決定將所剩下的七千多兵卒調到金陵城外圍作為預備兵員使用。
也就是說在左右龍雀軍、五牙軍、右廣德軍以及湖州兵攻城出現損失時,將左廣德軍的兵卒拆散補充進去,這樣既不用浪費掉這批經韓謙之手訓練出來的優質兵員,又能將韓謙對左廣德軍的影響力消解於無形之中……
目前湖州刺史黃化也已經收復秋湖山,湖州兵將前鋒大營駐紮到龍華埠,這也意味到桃塢集兵戶家小也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