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后還朝,楚臣,更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需的糧秣物資,以及從各地蒐集流民或獲罪奴婢流放到江北,以補充棠邑兵的消耗,應該是戶部、兵部、樞密使以及度支使司出面主持之事,但諸部院司也不可能無中生有,最終還是需要下面的州縣配合。

這時候州縣配合程度越高,糧秣的調拔、流民丁壯的聚集速度就會越快。

要不然的話,拖拖拉拉,這背後都不知道會有多少扯皮的事情。

很多時候,統軍將帥為了更有效的調動糧秣,為了更有效的聚集、補充精銳戰力,常常繞過中樞院司,直接找到有影響力的州縣調糧、募兵,中樞院司那邊最後只是負責補一個手續。

雖然從中央集權、防範將臣擅權的角度來說,中樞應該儘可能避免出現這種狀況,但大楚開國才二十年,內憂外患都沒有中斷過,又怎麼可能完全避免掉這點?

楊恩的奏摺送抵政事堂,楊致堂、沈漾、鄭榆等人才察覺到一絲異常。

不過,楊恩的奏摺已經給出結論,整件事對棠邑的影響已經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也沒有誰會再提起陳景舟、周憚返回廣德府、江州與這事牽連。

而要說李衝投敵為間一事,真正影響到的還是對李普兵敗喪師的追責,也直接動搖了皇后李瑤的地位。

李普抵達金陵後,派人將請罪摺子送入政事堂,就自囚於昌國公府;皇后李瑤也自囚於碧玉宮。

過去大半個月,朝堂每有大的事情需要決斷,都是沈漾、楊致堂等參政大臣在政事堂商議出一個結果之後,再分別到崇文殿及長春宮找延佑帝、太后請旨下詔,然後以政事堂制書的形式頒佈軍政命令。

這算是由政事堂代行政事。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是朝堂之上對太后以怎樣的名義還朝,存在巨大的分歧。

新帝或年紀幼小,或體弱多病不能署理政事,或暴病而亡新帝未立,或桀驁失德,為群臣所厭恨,這時候太后站出來臨朝稱制執掌政事,是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例的事情。

李知誥、韓謙皆是奉太后手詔調兵遣將,太后還朝已成定局,但大楚此時所面臨的情形,跟歷朝歷代的舊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陛下雖然急躁了一些,猜忌臣下不能盡信之,江淮形勢之所以驟變,這可以說是極關鍵的一個原因,而不能將罪責都推到李普的頭上,但楊元溥總體上說卻不能說是昏庸暴虐之君。

楊元溥從出宮就府到登基繼位以來,所行所為都可圈可點,甚至還能算得上有為之君,在大楚軍民之間的聲望也並不低。

更關鍵的一點,陛下作為太后與先帝唯一的子嗣,宗室之中沒有替代者,也壓根沒有誰會想過行廢立之事。

這時候即便說一定要請太后還朝,但倘若說要將陛下踢到角落裡去,不要說楊致堂、沈漾了,鄭榆、鄭暢、周炳武、杜崇韜等一干重臣都不會願意。

拖延到這日都沒有一個定論的分歧,主要還是集中在太后以怎樣的名義還朝,這背後有著極大的區別。

還朝通常有兩種形勢:

一是攝政,也就是代理朝政,可以說暫時先以養病的名義,將楊元溥撇到一邊去,朝中大小事皆由太后下詔頒行。

另一個是輔政是輔佐朝政,朝政大小事主要由太后統領諸臣商議決定,但最終還是要陛下擬旨頒佈政令。

長春宮那邊當然希望是前者,這樣才能稱得上大權在握。

鄭榆、鄭暢、張潮等人與太后一系關係親近,對太后最終以是攝政,還是輔政的名義還朝,並沒有太多的堅持,也不覺得會傷害到他們的利益。

唯有沈漾、忠於楊氏宗室利益的楊致堂,以及跟太后一系沒有什麼瓜葛、卻警惕晚紅樓勢力過度膨脹的周炳武、杜崇韜等人,則是堅持以輔政的名義請太后還朝,也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人迷鹹魚的攻略手冊[快穿]

冬新酒

穿越之小農女的幸福生活

愛吃牛奶咖啡的仙子

專寵而嬌

翎依依

超級浮空城

諸生浮屠

大庫守夜人

第十繆斯

歡喜記

石頭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