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七章 閒時雨,楚臣,更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也得等我能都看明白了。”王珺眼簾子微微一抬,瞥了韓謙一眼,低聲說道。
這時候有名侍衛從前院走過來,卻是有件緊要事需要韓謙立時去前衙處理,韓謙跟王珺說了一聲,便先離開宅子。
王珺一直好奇水力紡車的造法,只是一厚本圖冊捧在手裡吃力,看窗前有一張書案,便踮著腳將諸多有關織造的書冊都搬過去,才坐下來認真的翻閱,打發雨天的時光。
她這才知道這四五十冊書,可以說是將敘州大力發展棉織、各個方面的全貌都記錄下來。
漬麻織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三千年之前,西南番戶織棉的歷史也有好幾百年,早年所用的手搖紡棉車、織布機也都是循照紡麻車、織麻機加以改進;而秦漢以降,中原地區就用水排、水碓的歷史。
用水流驅動輪軸,帶動紡車或織機運轉,理論上是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相比較水碓、水排,水力紡車在部件上覆雜程度、精細程度要高得多。
從秋湖山時期算起,一部水力紡車可以說是韓謙這近七八年來發展匠造之法的集大成之作。
韓謙到敘州之後,從大力推廣棉田種植、棉布紡織開始,就想著要造水力紡紗機、水力織布力,但直到去年工師學堂才算是造出第一部能可靠借用水流帶動輪軸執行的水力紡車,而水力織機目前還不成熟。
淮東的探子沒能看到水力紡車的實樣,並非韓謙刻意要求保密,實在是之前長期處於試驗階段,直到去年底才造出六部總計能帶動近五百紗綻的大型水力紡車,也只有先用到工造局所直轄的織造工場試用。
看到這裡,王珺是嚇了一大跳。
她對水力紡車是有很大的期待,但也沒有想過一部水力紡車竟然帶動近一百支紗綻,這相當於數人操持一部水力紡車,就能抵得上一百名家庭紡紗工。
水力紡車構件過於複雜,王珺粗粗瀏覽一遍,便先翻看其他書冊以及存檔的文函。
從諸多文函裡,能看出韓謙早就計劃好,只要水力紡車能穩定執行,他不會因為技術保密的緣故,就不出售給其他私人織造工場、作坊了。
即便沒有夢境世界裡的記憶,此時的韓謙對棉布以及鹽鐵三種可以在當世條件下形成初級工業體系的商品,也要遠比當世才俊認知深刻得多。
食鹽實行專賣制,目前敘州能抓住經黔江通道往黔中、南詔等地販運食鹽的口子,已經是極為不易,短時間不能奢望太多。
敘州鍊鐵之術,雖然也要比當世高出一截,但問題於在控制地方的世家宗閥,很多家都擁有自己的鍊鐵作坊,基本上是壟斷地方上的冶煉鑄造業。
同時又因為世家宗閥能強迫極廉價、人數又充足的奴婢做工,平攤下來,在成本方面敘州並不能佔據絕對的優勢。
唯有棉布,相比麻布葛衣的效能優勢極大,棉織業也是敘州最容易形成初級工業體系的一個領域,也是韓謙這幾年不遺餘力的在敘州所推動的一件事情。
敘州氣候溫潤,而坡地梯田居多,也更適宜棉花與小麥輪作——目前歷陽、棠邑在大規模圍墾低窪地、擴大容易灌溉、夏季不畏水澇的水稻田種植規模之前,大片地勢較高的舊田,也是棉花與豆麥作物輪薦種植,更為適合。
這些書冊裡除了植棉織造之法,也有植棉織布諸多生產組織方式異同以及江淮、湖南、荊襄、川蜀等地棉布販售的論述,叫王珺識得她這兩年在鑑園山腳下試種三五百畝棉田,只能算是過家家。
當世種植一畝棉田,入秋時能得八十斤左右籽棉,大約能織出近二十匹粗棉布。
最初時江淮棉布價同絹帛,每匹售價高達上千錢,這也意味著一畝棉田能產出高達兩萬錢的產值。而即便幾經打壓,此時江淮棉布價格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