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節,春深日暖,懷愫,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夫人還真個沒甚好送的,她是富家太太,身邊甚都不缺,卻不能不送,這禮上就費盡了心思,還是蘭娘出的主意:“不若做些乾溼點心帶了去,做的家常風味,吳夫人不是濼水人,吃個意思便罷,哪能比得過她府上的廚子呢。”

舀了當年的新糯米粉出來,篩得細細的,把自家種的薄荷摘下來洗乾淨,現炒的蜜豆沙,去了豆殼只留豆泥,拿麥芽糖拌了,潘氏拿了豬油想要倒,叫玉娘攔了。

她少有違了潘氏意思的時候,聲如蚊吶,卻還是絞了手指頭:“我原聽說大戶人家的太太不吃豬油的,這個雖香,若她不用,豈不白費了一片心。”

潘氏原沒想著,聽了她的話也不計較,兩個正思想著怎生辦好,蓉姐兒繞著蜜豆沙圍圈圈,她病了這些時候為著清腸清胃,這些甜的再不曾沾過牙,饞得直流口水,聽見阿婆跟玉娘兩個發愁,急得跳起來去勾潘氏的手:“都做,都做吧,阿婆。”

她兩樣都想吃,潘氏“哧”的一聲笑將出來,兩個對視一番,這是個道理,左不過兩樣都做,不過費些功夫,正要謝她的,各色都做出一些來,也顯得她們精心。

一樣的蜜豆餡兒,做了四種不同色的糕點,紅的是玫瑰,綠的是薄荷,點點金黃是桂花,還有黑棗兒肉的,如此便算是四樣點心,皮子綠瑩瑩紅潤潤,裡頭裹了蜜豆沙,聞著看著吃著都好,裝了滿滿四層一個大食盒。

又分成拌豬油的跟不拌豬油的,為著這四樣點心,潘氏跟玉娘兩個一大早天還沒亮就起來篩粉炒豆,蓉姐兒跟著趿了鞋子到處跑,她病了一年最熱的時候,如今已經到了末伏天,早晨起來都有一陣薄霧了。

還是借了陳阿婆家的船,潘氏抱了食盒領了蓉姐兒,後頭跟著玉娘捧著一匹綢,坐了船往南山上去,正是午後吳夫人將將午睡起來。

把兒媳婦徐少爺都叫到跟前喝茶用點心,丫環掀了湘妃簾進來回報:“太太,那家子瞧病的,帶了禮上門來謝呢,是引進來?還是打發回去?”

吳夫人中午睡得香,此時又無別事,正拿了茶盅兒喝茶,點一點頭道:“難為著她們還上門來,又是水路又是山路的,便把她們引進來罷。”

吳夫人原以為不是兩個鄉下人,等潘氏領了蓉姐兒進來一瞧,收拾的齊齊整整,乾乾淨淨,三個人身上都穿了綢,濼水出絲,總有一套出客衣是綢緞,也不放在心上,待打量了蓉姐兒,才曉得這家是真有富餘。

白淨淨的小人兒,穿了粉白的綢衣綢裙,頭髮梳成花苞,還沒到帶耳環的年紀,脖子裡掛了一塊精心打的金鎖兒,拿細珠兒串了,上頭還雕得荷花。

吳夫人一見倒笑起來,不等潘氏開口就道:“這就是出痘的娃兒了?生的這樣好,走過來我瞧瞧。”蓉姐兒傻大膽,一路進來都在看稀奇,一點也不似潘氏玉娘這般拘謹,聽見她說就走過去,還歪頭看著吳夫人頭上的戴的冠子,笑眯眯的:“你真好看。”

一句話把吳夫人說的更樂,她三十上的人了,聽見蓉姐兒說,曉得是贊她的穿戴,卻也止不住心裡的喜意,笑得眼角漾出細紋,回頭對兒媳婦說:“瞧,這娃兒生得這樣好。”

蓉姐兒皮子細白,再加烏溜溜的一雙大眼睛,自然就顯得玉雪可愛,潘氏趕緊把話頭接過來:“謝太太慈悲心腸,蓉姐兒,過來給太太磕頭。”

這個頭倒是該磕的,蓉姐兒知道磕頭的意思,麻利的跪下去要磕,吳夫人身邊的丫頭見著吳夫人喜歡她,趕緊拿了個拜褥塞過去,蓉姐兒磕了個頭站起來,還衝吳夫人彎了眼睛笑。

吳夫人歡喜起來:“去,拿些細果點心給她吃。”

潘氏把自家帶來的禮也捧上來:“不過是自家做的點心,不好跟府上的比,卻是乾淨的,也不知道太太吃不吃豬油,做了兩種,這一份兒是謝鄭大夫妙手回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踏天無痕

更俗

國民太太通知書

馬騮仔

穿書七零新婚夜,冷厲糙漢很上頭

紅塵易老

動了胎氣,偏執薄總想一胎生三寶

橙子你愛不完

黃河撈屍人

長耳朵的兔子

帝君的追妻日常

紫幽陌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