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舅治癒了我的精神內耗
忘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舅治癒了我的精神內耗,全網震驚:我能無限上熱搜,忘牧,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淵靜靜聽著,越聽越是驚奇。
祁松的二舅一生可謂跌宕起伏,歷經苦難,卻又像是在苦難的縫隙裡跳舞。
他在初中時發高燒,屁股上打了四針,應該是藥物過敏,不幸變成了殘疾。
然後,他再也不想回到學校。
老師勸了三四趟,也就放棄了。
後來他自學醫書,可是沒能找到治療的辦法,只知道這輩子是徹底瘸了。
他在家裡看了兩年天,然後開始學木匠活,給生產隊做板凳。
一天做兩個,一個一毛錢,可以養活自己。
後來他遇到改革開放,遊走在鎮上的各個村子給人做木工,隨後又去了京都。
那時候他的一個堂弟在京都當兵,二舅作為家屬住進了部隊,沒想到居然混得風生水起。
營地裡的櫃子、桌椅,大多是他打造的。
他也成了營地裡的座上賓,大領導們也都給他面子,還喊他一起搓澡。
再後來,他又回到了村子裡,兩個妹妹出嫁,他親手打造了結婚時的所有家居。
每一塊木板,每一顆釘子,每一根裝飾條,每一道面漆……
不久後,他領養了一個孤兒,叫做寧寧。二舅他拼命賺錢,為了養活寧寧和大松他姥姥。
總之,故事的內容很多。
到了近些年,大松他姥姥已經80多歲,二舅時常騎著三輪車,帶她出去逛逛,看看這世界。
經常他在一旁做著木匠活,姥姥就在一旁坐著。
然後他還學了凋刻、針灸、算命等雜學,漸漸成為村子裡的名人。
大家有什麼困難都找他,修電器、修傢俱、看病、搞裝飾,都可以找他。
他還用木頭做胡身,電話線銅芯做弦,竹子做弓杆、釣魚線做弓卯,抓了斑錦當皮,做了一柄二胡。
二舅總有辦法。
最後,姥姥還是走了,留下二舅和寧寧兩個人。
他就搬了回來,回到黎村。
祁松有時候會遺憾地問他:“二舅,你是生不逢時,如果當年你沒打那四針,應該也受國家的栽培,現在名揚天下,成為了一方人物。可惜,太可惜了。”
但是二舅只是笑笑:“沒想過。”
他在坦然地面對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很快樂。不過他只是村子裡第二快樂的人。
楊淵知道,梨村裡還有一個樹先生。
第一快樂的人是不需要對別人負責的人,第二快樂的人就是從不回頭看的人。
遺憾誰沒有呢?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時候才發現,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一直在遺憾過去的遺憾。
遺憾在電影裡是主角崛起的前戲,在生活裡是讓人沉淪的毒藥。
二舅在掙扎與困頓中表現出來的莊敬自強,令人心生敬意。
祁松說,二舅的床下還有一個幾十年前的筆記本。
筆記本的第一頁是他摘抄的一句話: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在他的眼裡,人生只會通向一條路,那就是——勝利!
楊淵聽完,大受觸動。
這是他在浮躁的城裡,所不可能知道的另外一種人生。
但是這種人生卻能令城裡的所有人茅塞頓開,在困頓中揚起頭顱,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
“大松,我現在開的是傳媒公司,就是在收集和宣傳有價值的故事。我能不能把這個故事報道出去?”
楊淵忍不住問道。
他覺得,這就是自己在找尋的素材,這樣的故事不應該只被自己聽見。
祁松笑道:“當然可以啊!不過,不要出現我們的名字和樣貌,我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