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宋徽宗很無奈啊!
雨景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宋徽宗很無奈啊!,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雨景天,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的反對。
他們忌憚的是,趙樞受到器重,有望成為太子。
太子黨的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進行打壓。
如果趙樞有一天上來了,甚至再大膽一點,他成了太子,或者登基了,太子那邊的人就都失去了勢力,失去了依靠。
一朝天子一朝臣,後果無疑讓他們驚恐。
宋徽宗有些惱火,正要發怒,強行冊封。
倒是要和這些人較量一番,告訴他們,掌握了兵權的官家,才是第一話事人。
他提拔個兒子,這些人就都冒出來了,還得了?
宋徽宗也是有脾氣的,不過就在這時,趙樞看出來在場的窘境。
這種情況在他意料之中,他也相信父皇強行來,蔡京等人也萬萬不敢拒絕。不排除他們敢拒絕擬旨,但機率不大。
因為蔡京是非常討好父皇的,只是因為太子陣營的問題,產生了一些分歧。
但終究是剛不過官家的。
趙樞覺得沒必要為了自己升官的事情,讓父皇如此,使得君臣生出嫌隙。
他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父皇之前承諾要升任他為工部尚書。恰好這個工部尚書是太子陣營的,如果能搞掉他最好。
反正這個工部尚書極力反對,本來趙樞想的是一個工部侍郎平調就可以了。
他可以在工部施展手腳。
現在工部尚書跳的很兇,那就先搞掉他。
怎麼搞掉他呢?
趙樞找到了他話的破綻。
趙樞的優勢是掌握了很多現代化技術。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工部絕對是一個他能大面積發展的部門,用成績說話。
趙樞笑道:“啟奏父皇,剛才工部尚書宋大人也已經說了,兒臣沒有那麼大的功績不足以升任尚書一職。
既如此,本王要問問宋大人。
工部主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諸司公廨紙筆墨之事,其最重要的職責,便是負責著全國上下的工程建造工作。”
“工部尚書任職此位,不知道每年的鋼鐵產量為多少,稅收以及盈利又是多少?”
趙樞目光掠向不遠處的工部尚書。
趙樞知道。
古代鹽鐵是專賣制度,而且多數鐵礦是官營的,煉出的鐵要全部上交朝廷。
北宋繼承了唐朝制度,官營,官民合營,民營等三者共存。
民營鐵礦課以20%的鐵稅,王安石變法後,民營鐵礦大為增加,鐵礦數量194處,鍊鐵廠77處。
趙樞掌握了先進的鍊鐵技術,可以採取對賭,來爭取自己進入工部的機會。
雖然不知道趙樞要做什麼,宋祁出列道:“肅王,若是按照全國範圍來算,包括民營,官民合營,大宋每年的鋼鐵產量9700萬斤!”
“那稅收以及盈利是多少?”趙樞又問道。
如果是其他人問,宋祁可能都懶得回答,肅王的問題,他還是要謹慎的,他道:
“每年所有盈利稅收加起來,接近400萬貫。”
趙樞點點頭,這個收入也差不多。
鹽是大宋的大頭,包括茶葉,鋼鐵產量在古代有這個盈利就已經不錯了。
“那本王問你,工部是按照什麼來算政績的?”
趙樞又問。
宋祁似乎意識到什麼,他還是道:“當然是按照每年的產量以及盈利,這是工部的職責所在!”
聽到這話,趙樞笑了:“既然如此,宋大人掌管工部,但其中鋼鐵一項,每年卻只有產量9700萬斤,盈利也不過400萬貫,和茶葉與鹽相比,就這其中一項,差距甚遠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