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景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水泥路!二更!,大宋:兩個月後穿越,線上急等!,雨景天,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泥巴,實際不是,這是一種非常堅固耐用的新材料。

修建好後,路面平坦,防風防火防水,且能用數十年而不壞。”

“世界上有如此神奇的材料嗎?”

眾人感覺聽起來不錯。

宋徽宗問道。

“這水泥,製造難嗎?成本相比石板如何?”

眾人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剛才說到石板耗費大,如果水泥也是如此,就失去了意義。

他們並不是造不出好的路,只是花費過重,不划算。

再一個,就是效率問題了。

如果製造起來需要很長時間,耗時耗力,也是艱難。

趙樞笑道:“父皇,兒臣的所說的水泥非常簡便快速,據兒臣所知,汴京城的主道,長三千米,寬百米,此道修建通常需要花費七個月。”

“而兒臣所說之水泥,如果建造,只需要半月即可。”

“且,成本只有之前道路的兩成!”

眾人臉色變化。

“半月就能修建完成?”

“不可能,再快的材料,也不可能半月修建,且成本才兩成!”

不僅是朝臣們,就是宋徽宗也是面色驚愕。

半月修建完成是什麼概念。

那可是汴京城的主道啊。

一直從城外連線到皇宮內部,如此大路,半月完成,沒聽過有這種神速之法。

想到是肅王所提,宋徽宗還是問道:“樞兒,這可是大事,所言當真?”

“父皇,兒臣自是不敢欺瞞父皇,而且此事兒臣可以負責,到時可見結果。”

“兒臣保證十五天之內,將大道修建完成。

修建一座都城的道路有何難,若是有足夠的人手,就是整個大宋的主幹道,兒臣也能快速完工。”

“修建道路需要花費多少錢呢?”蔡京問道。

“三萬貫就能解決。”

三萬?蔡京無法理解。

大臣議論紛紛。

“這樣一條道路,之前修建大概要十六萬貫,如果按照肅王所言,只需要三萬,確實節省了大量成本。”

有朝臣感慨。

一條節省十幾萬貫的成本,相當於以前修建一條道路的錢,可以修建五六條出來。

這成本就大大節約了。

三萬貫,確實有些便宜了。

“肅王所言,諸位大臣不曾見過,真能如此,確可以將整個大宋道路都重建。

在此之前,微臣提議還是先建樣本,如果沒問題,才好實施下去。”

王藻發言。

宋徽宗點點頭:“樞兒,你意下如何?”

這麼重大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沒看到東西就直接開始建立,萬一出現問題,就麻煩了。

這種考慮是正確的。

“父皇,只需要三天,兒臣就會做出樣本,到時大家都可觀看兒臣建立的水泥路。”

“好,朕給你三天時間!”宋徽宗滿臉笑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蓮花嬌養守則

十六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