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寂寞劍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是織造局,從崇禎七年開始就再沒有上解過內帑一兩銀子的利潤。”

“啊這?這麼說內帑的銀子是從……”

“沒錯,每年300萬兩的內帑銀子就是從宗室開支中剋扣來的,要不是有每年300萬兩內帑銀撐著,我們大明早亡了。”

這下朱慈烺還有朱慈炯的三觀都被震碎。

都說大明的官員貪鄙成風,結果最大的貪官是他們父皇?

只有朱慈炤已經打起瞌睡,對父皇和兩位皇兄的話題絲毫不感興趣,崇禎卻也沒有苛責他,人家不喜歡政治,彆強求。

選儲君最忌諱的就是趕鴨子上架。

崇禎又問道:“那你們又知不知道,內帑的300萬兩銀子用在了何處?”

“這個兒臣知道。”朱慈烺不假思索的道,“一是用於賑濟各省的災民,再就是給邊鎮募兵補發軍餉以及賞銀。”

“皇兄,不對吧?”朱慈炯忍不住反駁,“邊鎮募兵不是已經有了900萬兩?這麼多銀子還不夠嗎?還要父皇拿內帑的銀子補窟窿?”

朱慈烺嘆了口氣:“二弟,你知道募兵的月餉是多少嗎?關寧軍才折色2兩,其餘募兵的折色更是隻有1兩!既便按照關寧軍的標準,一個募兵一年也只需24兩餉銀,900萬兩餉銀足以維持一支將近40萬人的大軍!”

“啊?”朱慈炯難以置信的叫起來,“可是關寧軍兵力最多時也只有十二萬,京師淪陷之前更是隻剩下6萬。”

朱慈烺接著說道:“但是餉銀卻是一兩沒減!”

崇禎緊接著問道:“那麼問題來了,這900萬兩餉銀去哪了?還有朕填進去的300萬兩內帑銀子究竟去哪了?”

“是啊,去哪了?”朱慈炯茫然道。

朱慈烺眉頭緊蹙,似乎已經想到了,卻又抓不住要領。

這時候,旁邊的朱慈炤打了個呵欠:“還能去哪了,肯定被貪汙了唄。”

“不對,是漂沒!”朱慈烺終於想明白了其中關鍵,“這不是通常所說的貪汙,因為整個文官群體都得了好處。”

“對嘍,就是漂沒了。”

崇禎道:“900萬餉銀,連同內帑填進去的300萬,僅僅只有一半多點能交到邊鎮督師及總兵手中,然後還要被各級武官各種剋扣、瓜分好處,最終能真正用於養兵的銀子甚至不足三分之一,現在知道了吧?”

朱慈炯一臉震驚的問道:“所以900萬加300萬兩,一半解送到邊鎮,剩下600萬兩就被文官群體給漂沒了?”

朱慈炤:“父皇為什麼不把這些貪官汙吏都抓起來?”

“呵呵,問得好,父皇為什麼不把這些貪官抓起來?因為根本辦不到。”崇禎輕嘆了一口氣,又道,“就以遼餉為例,500萬兩遼餉還未出戶部就被內閣漂沒一成,出戶部時又被漂沒了一成,兵部再漂沒一成,到了山東都指揮使司再漂沒一成,再到薊鎮又要漂沒一成,這就已經漂沒了五成了。”

“如果朝中靠山硬,有首輔或者尚書打招呼,漂沒會少一些。”

“但再少也不會少於三成,邊鎮能夠拿到七成餉銀就頂天了,絕大多數時候只能拿到六成甚至五成。”

“那麼,這些銀子是被各級官員貪汙了嗎?”

“其中肯定有貪汙,但並不是全部都被貪汙。”

“就說內閣漂沒的這一成,其實是用來給京師官員發福利了。”

“福利?”朱慈烺、朱慈炯還有朱慈炤都一臉茫然,啥意思?

“就是各種的節敬。”崇禎道,“伱們也知道,太祖高皇帝給各級官員定下的俸祿標準非常低,京師物價又滕貴,僅靠那點微薄的俸祿根本就養不活家人,如六部等實權部門的官員還好,但像翰林院、詹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梟明

紙花船

三國:我要一步一步,成為最高

耐堅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