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知音難妥,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不用考狀元了,你是男人,就該好好讀書,看吧,不好好讀書,現在只能做個侍衛了。”
正德干笑兩聲,摸摸鼻子道:“這樣更好,自由自在,做狀元有什麼好的?好多規矩、好多禮儀,唉,你是不知道,整天要對許多人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言不由衷的事,假模假樣的,就是心裡不開心也得以臉假笑”
唐一仙訝然道:“真的呢,你這一說我也想起來了,好像我也是這樣”,她想了一想,忽地變色道:“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我表哥是不是對我不好?”
正德連忙道:“不會,不會,楊大人很疼你的,這些事一定是你很小的時候,在自己家裡時的。”
唐一仙側頭想了想,滿意地頜首道:“嗯,有道理,好像是很小的時候的事,對了,你先告訴我,我表哥有多大歲數,長得什麼樣子,我好像有些印象了。”
“楊大人麼?”正德挺了挺胸,扯了扯衣襟,正色道:“他你房弱冠,英俊不凡,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基本上你看看我的模樣,大致就能想象出了七八分了。楊大人是皇上身邊的肱股之臣。運籌帷幄,機謀百變,臨變不驚,頗有大將風度”
***********************************
正德口中“運籌帷幄,機謀百變,臨變不驚,頗有大將風度”的楊凌楊大欽差,此時在謹德殿內,被楊廷和、胡瓚以及原先不知名姓的宣府巡撫汪以孝扯住,爭執拉扯的狼狽不堪。三邊總制楊一清站在一旁,滿面為難,也不知這架該勸誰的好。
張永也懂拳腳。混亂中不知被誰踹了一腳,本想上去報仇,不過被代王爺喝止,只得提著他被扯斷的玉帶憤憤地站在一邊。
楊凌年輕體健,加上這些日子隨伍漢超習過功夫,有名師指點。一些普通的技擊技巧還是有的,真要動手,這三位文官還真不是對手,可是這三人最年輕的也有四十五六。他怎好真的動手。
楊廷和上次被他用個劉大棒槌愣是打斷了馬腿,陪著兩位老夫子一路悽悽惶惶地回到京城。又受到老中青三代母儀天下的一通責難,帶著一肚子氣去兵部領了通關文諜,路經、宣府時又把同科進士、宣府巡撫汪以孝也帶了來。
他先密見代王,說明皇帝秘密來到大同的真相,相集合眾官之力將楊凌的氣焰打壓下去。正德能來大同,全是楊凌撐腰,若是他也改變主意,肯規勸皇帝回京,打斷馬腿的嫌隙楊廷和也懶得和他計較了。
誰料楊廷和苦口婆心說明來意後。張永卻迎上前去,左一句皇上有旨,奴才不敢不從,右一句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皇上巡閱江山,天經地義,臉上陪著笑臉,卻把一切都推給皇上,就是不鬆口。
宣府巡撫汪以孝聽了氣就不打一處來,他不在京城,張永任京營提督不過幾個月,為人又不想劉瑾那麼跋扈,相對來說低調一些,汪以孝不曉得他的厲害,常能夠上前來歷喝一聲:“臣子直諫報國,你這閹貨多甚麼嘴?”
砰地一記牢拳打在張永臉上,張永豈肯罷休,兩人頓時扭打成一團,楊凌本來還想息事寧人,致使和楊廷和等人上前解勸,彼此心中都帶著火氣,未說幾句,這勸架的也加入了戰團。
代王氣得吹鬍子瞪眼,早聽說京師的官員給弘治老爺子慣的不象話,動不動就在朝廷上演全武行,李東陽還曾經奪了武士金瓜,在金殿上追打壽寧侯,這事兒傳到仕林民間,卻被讀書人視作遺聞美談,更助長了這種風氣,如今一看果不其然。
代王大喝一聲道:“豈有此理,統統給本王住手,你們都是朝廷一二品德大員,在這裡大打出手成何體統?”
宣府巡撫汪以孝向代王拱手道:“王爺,皇上出承大統、聖嗣未育,萬金之體豈可輕易涉險?天子縱在禁門之前,也是警蹕四出,楊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