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初見成果,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他看的地方被子下的大腿都似麻麻癢癢地熱起來,她咬了咬唇,輕輕撐著手向床邊挪,輕輕地道:“大人,您怎麼了?”

楊凌愣怔了一下,才恍然道:“啊?哦……”,他長長吸了口氣道:“我想起了去年這時候,比現在還冷得多呢,山溝裡的破房子,窗欞都透著風,家裡就一床舊棉絮地被子,和這床差不多,幼娘晚上都是給我蓋在身上,自己蓋床薄薄的夾棉被,就那麼熬了大半個冬天哪……”。

“啊!”高文心和成綺韻都瞪大了眼睛,尤其從來沒到這北方的成綺韻,一想像比這還要冷上幾分,炕邊兒沒有炭火盆,窗欞子還透著風,那不是要人命麼?難怪……難怪他對韓幼娘那般好,為了她聖旨都敢不聽,砍頭都不怕。

“唉……”,楊凌搖搖頭,嘆息一聲道:“那時候,我就想,闖蕩出份家業來,不讓幼娘再受那種苦,那樣我就知足了,誰知……人心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呀,如今家業是掙下了,我想的就更多了……”。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今站在這個位置上,有機會使大明更強大,有機會讓百姓更富足,試問一個稍有責任心的人,誰能抵抗這種誘惑?

成綺韻和高文心不知他的心事,只當他指的是功名利祿,成綺韻微笑道:“大人想地原也沒有錯,昨日為了夫人打算,那是盡了夫君的責任,今日為朝廷打算。那是盡了臣子的責任,來日還要為子孫後代打算,人的一生,總是有各種理由逼著你不斷去爭地。想置身事外,你肯別人也不肯的。”

她這一說,楊凌倒想起來了,回來一個多月了,自己辛勤耕耘,三房嬌妻年紀不大。身子稚嫩,常常嬌呼承受不起,如今那暖窖裡的地瓜秧都瘋長不停了,她們的身子咋還沒個動靜呢,莫不是高文心地醫術失敗了?

楊凌想到這裡。有些怏怏不樂,他嘆了口氣道:“你們繼續撫琴吧,我去後邊。”

成綺韻匆匆下去,趿起鞋子,撫了撫海馬潮雲紋的羊皮金沿邊褶定線裙子。嫣然笑道:“夫人在後院兒暖窖,卑職已睡的足了,陪您過去瞧瞧吧。”

暖窖裡試種了些作物,同時培育了許多紅薯和馬鈴薯的秧苗,楊凌想到來日要在四地同時開始播種,需要大量人手指點。是以高薪聘請了數十名本地種田的行家裡跟著那一家南洋華人學習培秧栽種技術,邪各思傳教士也時常過來指點些在不同地域種植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韓幼娘見夫君十分重視此事,自己又擅長農活,便時常去暖窖裡幫忙,同時也學習這些作物地耕種。高文心和成綺韻對於這些活計一竅不通,加上對於農活確實本能的有種輕視,卻沒有那麼熱衷。

玉堂春和雪裡梅無論心中怎麼看,但是夫人親自動手了。她們怎好坐在家中,於是兩位嬌嬌怯怯的美人兒,也換上粗布衣衫,跟著幼娘施肥澆水,侍弄起莊稼來。

後園的暖窖極大,是內廠官兵在皇家暖窖種菜師傅的指點下搭蓋起地,三分之二在地下,三分之一在地上,篷上覆了密匝匝的莊稼杆兒,設有專門的通氣孔道,上邊設了六處天窗,引入光線後在裡邊折射處置了二十幾處巨大的銅鏡,映得暖窖中亮如白晝。

楊凌和成綺韻、高文心經過二十多級臺階,走下暖窖去,只見整整齊齊三排棚架種滿了各種綠油油的秧苗,這些主要是拿來試種,開春後直接移植本地地,至於其他三地就要到時派遣培訓好的農匠帶著糧種去當地培植了。

那家從南洋回來的老爺子王東懷領著幾個農夫正指著一叢地瓜秧講著什麼,然後掐下一截兒插進土中,瞧見楊凌和成綺韻二女,他忙住了手,恭謹地叫了聲:“老爺”。

楊凌擺擺手笑道:“你們繼續,不用管我。夫人呢?”

王東懷往裡邊一指道:“夫人在那邊,正侍弄老爺起了新名叫辣椒的東西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