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再遣將帥,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來親征,楊卿做先鋒,咱們打一個大大的勝仗叫別人看看”。
馬永誠欲言又止,楊凌忙道:“皇上,用兵之道,不是那麼簡章的,臣正在想,大明精銳之師便是京軍,可京軍戰力反不及甲仗兵器簡陋的邊軍,乃是缺少戰爭訓練的緣故。
這場戰事結束,皇上不妨將京軍調往邊塞,以強悍的韃子做最好的老師,各部輪番守邊練兵,同時將邊軍調往京城,由臣和皇上各自領軍作戰,從這些實戰經驗豐富地軍隊身上學習統兵掛帥的本事,到那時大明軍隊個個戰陣經驗豐富,兵能戰,官能將,皇上再親自領兵出塞,重演洪武、永樂二帝時的威風如何?”
正德聽的眉飛色舞,連聲道:“好好,甚好,那依你看,如今朕該怎麼辦?”
楊凌看了一眼劉瑾,劉瑾忙媚笑:“前方戰事不利,非兵寡將怯,而是沒有統兵的良將,奴才查過李大學士推薦過的楊一清,據說此人深諳兵法、熟悉邊塞,好野戰、可以為大同之帥。”
正德點頭道:“準了,這個楊一清現在什麼地方?”
楊凌笑笑道:“前些日子不識時務,上了一封奏摺為劉健謝遷說情,目前罷職賦閒在家呢。不過皇上一道聖旨。他必然欣然從命的。另外臣再保舉一人,禮部尚書王華之子王守仁,就是為皇上進疏想出剋制倭人利刃之法的那個兵部主事,此人不拘陣略,喜歡隨機應變,戰場情勢瞬息萬變,可以起用他輔助楊一清”。
劉瑾提心吊膽。生怕正德又問一句這個人在什麼地方,好在正德一聽是兵部主事,還以為他仍是現任,也未多問。
楊凌又道:“皇上,楊一清因罪罷職。此番皇上重新重用,他必然感恩戴德,但他是戴罪之身,如果再派監軍,楊一清必然心虛氣短、飽受掣肘,不能盡展所長。
俗話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皇上不妨令他全力負責戰事,節制三關、太原、-關三鎮總兵。若能立下戰功,重挫韃寇,則升任三邊總制,恩撫並用之下,楊一清必全力以赴、竭力用命!”
劉瑾一聽一旦立下戰功,就要把楊一清如同當年地王越一般遷升三邊總制,手握十萬大軍,心中覺得不妥,他正想再進一言。正德已說道:“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只要他給朕出了這口惡氣,朕就封他個三邊總制。”
說著正德執筆親自寫下一道聖旨,吩咐馬永成召來尚寶監用了印,令他立即前去傳旨。劉瑾想起自己還有一招暗計,便也不再言語。
直至二人離開乾清宮,劉瑾才埋怨道:“楊大人。那楊一清和咱們可不是一條路,萬一讓他立下大功,手握重兵,豈不是給咱們自己找了個麻煩?”
楊凌笑道:“怕地什麼,王越昔年也是三邊總制,一道聖旨還不是說拿進京就拿進京,公公是大明地內相,掌著半個朝廷,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他進言為劉健謝遷求請,說明此人也是重情重義,公公何必太過計較?”
劉瑾臉色頓時大為和緩,矜持地笑道:“說的是,嘿嘿,介時咱家在糧草、軍械上再稍做手腳,叫他成不得大事便可”》
楊凌大吃一驚,急忙道:“萬萬不可!”
“嗯?”劉瑾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楊大人難道不是為了替苗逵卸罪,找個替死鬼才把這兩個礙眼的東西打發上戰場的麼?何必如此維護他們?”
楊凌定了定神,這才說道:“呃……這個自然是的,苗逵和你我是一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他若敗的不可收拾才召回京來,你我必受外官彈劾,但是公公切莫忘記,楊一清現在可不是李大學士推舉,而是你親口舉薦,那個王守仁也是本官所薦。
他二人立下戰功,就是你我會識人、能用人,水漲船高、威望日隆。若是他們敗了,別看他們和李東陽是一系,外廷那幫人勢必要把這筆賬算在你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