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妒後,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皇太后,要是把我皇兄比作漢武,那您不就是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賢后竇氏了麼?”

竇太后輔佐三代帝王,文帝、景帝、武帝皆是賢明之君,這一比,不獨太皇太后臉上綻出笑容,張太后也花容舒展,忽然覺得自己這個皇兒也並非全無是處,說不定他異於父祖的獨立特行,真能開創一份大大的帝王功績。

唯獨夏皇后聽了這個比喻,臉色更是沉沉如水,極是不愉。漢武帝文治武功的確是一代天驕,惟獨‘金屋藏嬌’寵愛衛子夫,冷落了皇后,與她如今的境遇何其相似。

楊凌見哄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神色大善,心知今日難關已過了一半,連忙又道:“皇上關注國事軍情,巡視於邊防重地,離京不過數日,朝中百官尚未得悉訊息,京師乃至天下各地就有謠言四起,中傷汙衊,何也?正是有人窺伺大寶,趁機作亂。

皇上登基未久,年少無子,難免有人萌生野心,如今皇上甫繼帝位,就重創韃靼、平靖遼東、威望如日中天,這江山還有何人撼得動,一舉數得,豈不是一樁美事?”

這番話入情入理,聽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連連點頭,楊凌趁機舌燦蓮花、指鹿為馬,把正德的大同之行美化一番娓娓說來。

女人的好奇心一來,便只有被牽著鼻子走了,原本是楊凌輕率置皇上於險地,三宮大怒興師問罪,如今成了楊凌的慶功表彰會。仁壽宮中只剩下這位保險員出身的右柱國龍虎上將軍雲山霧罩、胡說八道了。

夏看後見兩後聽楊凌吹噓得入了神,全然忘了三人商定要重重責斥他一番,讓楊凌從此有所收斂的主意,心中不覺鬱悶之極,可是如今形勢已被楊凌主導,太皇太后正聽得笑逐顏開,她怎好在這時冷顏斥喝。

永福永淳兩位公主就像幫腔兒假裝地,楊凌每說到驚險處,她們都恰到好處地插上幾句嘴,讓故事聽起來更加引人入勝,常年困居宮中無所事事的太皇太后和太后張氏聽得眉飛色舞。

夏皇后恨得銀牙暗咬,她對楊凌如此耿耿於懷,其實真正原因是因為唐一仙。隨皇帝赴大同的大內侍衛們回了宮,不免要向宮女太監們吹噓一番自己在大同浴血廝殺的經歷,正德迷戀一位民間女子,不惜扮作校尉鞍前馬後討她歡心的訊息也就洩露了出來。

夏後聽了妒火中燒,又聽說那女子是楊凌的表妹,不免更加忌憚,因此才鼓動兩後懲治楊凌。這位夏後年記雖小卻奇妒無比,正德侍寢時多翻了幾次吳貴妃的牌子,她都從中作梗,不肯在敬事冊上用印,如今豈能坐視皇上如此喜歡旁人?

皇上在宮中時,寵幸兩個現在移居豹房的賣藝女子,此事夏後早已知曉,不過那兩個女子任是如何受突寵,憑她們的出身也不可能對她造成絲毫威脅,堂堂正宮皇后,如果自貶身份連兩個戲子的醋也要吃,可就叫人笑話了。

但是皇上如此痴迷這個女子,她又是權臣楊凌的表妹。一旦入宮,馬上就得晉封皇貴妃,自古以來寵她把皇后取而代之並非不可能,夏後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威脅。

可是大明對後宮之許可權制的極嚴,就算她皇后之尊,也沒資格把一位大臣如何,何況是楊凌這樣權勢極重的大臣,因此她苦心竭慮借皇上微服出宮之事,想聯合兩宮太后打壓楊凌氣焰,想不到卻是這樣一種局面。

太皇太后等人正聽得餘興未盡,殿門口有人唱道:“司禮監邱聚求見!”

張太后微微一笑,說道:“叫他進

來!”隨後瞟了楊凌一眼,說道:“皇上不放心,派人給你保駕來了,這一次總算有驚無險,還助皇上立下大功,哀家就饒過了你,皇上對你甚是信任,你當好好輔佐皇上,盡人臣子的本分,若是再鬧出私伴御駕出京、打斷內閣學士馬腿的荒唐事來,哀家定不饒你!”

楊凌正說得口乾舌燥,連忙俯身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