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朵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七章 騎著青牛的老頭,黃河撈屍人,長耳朵的兔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懂欣賞!”我冷哼一聲,別過頭不去看她,這死丫頭經常傷我的自尊心,我好歹也算是帥哥一枚好不好?一點面子也不給,真是!

來到驪山腳下的時候,正值夕陽西下。

遠望驪山松柏滿山,一片蒼鬱,如同一匹純青的驪馬,美如錦繡。

驪山在斜陽的映照中塗上一抹紅霞,非常美麗動人,傳聞中的“驪山晚照”果真名不虛傳。

碑文有云:“彩霞爭翠,綠樹成行,香風旦起,夕霞晚照。”

我心繫古枚笛的生死安危,景色雖美,但在我的眼中卻依然荒涼。

沒有古枚笛陪我並肩看夕陽西下,景色再怎麼美麗,對我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初的黃河落日有古枚笛一起欣賞,壯觀而又絢麗。

如今的驪山晚照同樣美麗,在我的心中,跟一幅普通的畫卷也沒有什麼兩樣。

我扛著揹包,和小果果馬不停蹄地往山中走去。

落日的餘暉給驪山重重地塗上一抹紅暈,漫山皆紅,層林盡染,其妖嬈動人的自然風光,使人流連忘返。此情此景,又勾起人們對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回憶,正如清人朱集義詩句所說:“入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

天色漸漸昏暗下去,夕陽的餘暉也在一點點殲滅,黑暗的潮水從四面八方湧洩而來。

我指著山野中瑩瑩閃爍的光亮:“前面好像有人煙,不如我們今晚去農舍投宿吧!”

小果果點點頭,同意我的建議。

走到微微光亮的地方,發現這裡原來是一座小山村。

在一片阡陌之間,零零散散坐落著十幾座農舍。

青瓦紅磚,古香古韻,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

那些農舍掩映在蒼翠的樹叢之間,優雅寧靜,這裡真像是一處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我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這裡的地勢,只見群山圍繞,猶如盤繞飛翔的數條蒼龍,而這片地兒所在的位置,正好位於龍頭之上,這在風水學裡面是上等的吉穴,名曰“龍抬頭”。凡是在這裡休養生息的人們,都能幸福安康,福澤後世。

我心裡暗暗讚歎:“這裡還真是一座風水寶地啊!”

我取出地圖看了看,發現秦始皇陵就在這個風水穴的對面,也就是說,蒼龍抬頭,剛好看見秦始皇陵,足以見得秦始皇陵當年在選址的時候,還是煞費苦心的。

我們走進村子的時候,正好碰見一個老頭騎著一頭青牛,晃晃悠悠地從阡陌小路走出來。老頭年紀估摸五六十歲,兩鬢有些斑白,但是面如紅光,看上去精氣神非常足。他穿著青衫布衣,手中握著一根鐵笛,鐵笛的尾端還繫著一條紅穗兒,在晚風中輕輕飄蕩著,看上去很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

再看老頭胯下的那頭大青牛,壯如猛虎,四蹄結實有力,就像四根木頭樁子。頭頂的兩隻犄角又尖又長,猶如兩把鋒利的刀子直刺蒼穹。兩隻眼睛猶如銅鈴,在黑暗中還閃爍著淡淡幽光,端的是無比霸氣,一看就非凡物,就像神仙乘坐的坐騎。

我怔怔地看著前方的那個老頭,還以為碰上了隱居在此的某位仙人。

那老頭騎著大青牛,晃晃悠悠走到我們面前。

“得嘞!”老頭輕輕呼喚一聲,大青牛溫順地停下腳步。

我看這老頭大有神仙派頭,於是恭敬地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請問前輩,這裡是什麼去處?”

紅臉老頭跨坐在青牛背上,一臉倨傲地看著我們:“這裡是劉家村,你們又是什麼人?為何會來到這裡?”

我的心中早已想好託詞,抱拳答道:“我們原本到驪山野遊,怎奈何驪山的風景實在是美如畫卷,我們貪戀景色一路往山中走來,卻不知怎麼就走迷路了?正好看見這邊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踏天無痕

更俗

國民太太通知書

馬騮仔

穿書七零新婚夜,冷厲糙漢很上頭

紅塵易老

動了胎氣,偏執薄總想一胎生三寶

橙子你愛不完

黃河撈屍人

長耳朵的兔子

帝君的追妻日常

紫幽陌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