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朵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黃河古道里的大鐵牛,黃河撈屍人,長耳朵的兔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噹噹的響。
泥坑下面果然有東西!
巫妖頂著探照燈往泥坑下面照去,白色的光圈落在坑裡,隱約可見泥坑下面有一團黑乎乎的物件,像是一件鐵鑄的東西。
巫妖手舞足蹈,有些激動起來,用手勢示意我繼續往下挖。
我的好奇心也被激發了起來,很想看看這黃河古道下面究竟還埋藏著什麼古怪東西。
我們又埋頭苦幹了一會兒,泥坑越挖越深,坑裡的物件也漸漸露出了真實面目,竟然是一顆鐵鑄的牛頭。尖尖的牛角,清晰的牛臉,由於流水長年累月的沖刷,牛頭表面被沖刷的烏黑髮亮,十分光滑,尤其是那一對牛角,竟然還在泥地下面泛著森冷的寒光。
繼續往下挖,我驚奇地發現,原來泥坑下面埋藏的不僅僅是一顆牛頭,而是整整一尊造型別致、栩栩如生的鐵牛。鐵牛體型龐大,牛頭微揚,牛鼻上穿著鐵環,兩顆牛眼裡彷彿有精光流轉。這尊鐵牛鑄造的生動逼真,就跟活的一樣,估計重逾千斤,所以才在黃河古道下面沉積了那麼多年。
我怔怔地看著面前的這尊鐵牛,難道巫妖帶著我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就是為了尋找這尊鐵牛雕像?是什麼人把鐵牛雕像埋藏在這裡?巫妖為什麼要尋找鐵牛雕像?還有,難道……難道地圖上標註的八十一個紅叉下面,竟然是八十一尊鐵牛雕像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小學課本里面有一篇文章,就有專門提到黃河鐵牛。課本里的黃河鐵牛出土於古代著名的黃河渡口蒲津渡,也就是今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據說是唐朝開元年間所鑄,所以又叫開元鐵牛,後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沒入水中,悄然消失。五十年代,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開元鐵牛這才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面前的鐵牛跟開元鐵牛非常相似,難道這也是唐朝時候的產物?
我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就看見巫妖游到鐵牛前面,伸手拽住了鐵牛鼻孔上的鐵環,雙腳蹬在鐵牛身上,藉助力量向後使勁一拉。
咔嚓!
寂靜的水下,我隱約聽見鐵牛身體裡傳來機括扭轉的聲音。
尼瑪,不是吧,難道這尊鐵牛雕像竟然是一個機關?
誰把這樣一個鐵牛機關埋藏在黃河古道下面?
瘋子!
絕頂的瘋子!
我靜靜地漂浮在鐵牛旁邊,聽見機括聲響之後,我一直在等待鐵牛下面會有什麼反應。
這尊鐵牛會移動嗎?
鐵牛下面會露出一條密道嗎?
我在心裡猜測了很多個念頭,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巫妖在拉動鐵牛鼻子上的鐵環之後,竟然划動雙腿,示意我浮出水面。
這樣就結束了?!
我大惑不解,跟在巫妖身後鑽出水面。
我們爬上甲板,脫掉身上的潛水服。
“下面的那尊鐵牛是怎麼回事?”我疑惑地問。
但是巫妖沒有理睬我,自顧自地走進船艙拿了一塊臘肉乾出來,大口撕咬著:“尼瑪,餓死我了!”
“這樣就完了?”我一臉不解地看著巫妖。
“對啊!你還想幹啥?去去去,進去煮碗麵條!”巫妖揮了揮手。
我們千遠萬里跑到這裡來,僅僅只是為了幹這事兒?
我不知道鐵牛鼻子上的鐵環是個什麼機關,也不知道巫妖拉開這個鐵環是為了什麼,巫妖不肯告訴我,我也猜不出來,到後來也懶得問了。
我們沿著黃河古道溯流而下,一路上按照地圖的指引,每到一個紅叉處就會停下來,然後我和巫妖就會穿上潛水服下到水底。不出我所料,每個紅叉標註的河道下面,都有這樣一尊鐵牛雕像,大多數都埋藏在河底的淤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