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朵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黃河百慕大,黃河撈屍人,長耳朵的兔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巨蟒,時而又像地獄裡的惡鬼。
這樣的場景並沒有嚇住懷揣青春熱血的年輕人,不少年輕人都擁在甲板上,津津有味地欣賞天空中的奇異景象。
烏雲越壓越低,很快就飄到他們的頭頂上,彷彿一伸手就能觸碰到烏雲。
緊接著,濃黑色的烏雲就像潮水般鋪瀉開來,將那幾艘滿載知情的船隻全部籠罩在其中。
知青們的歡聲笑語不見了,天地間只有呼呼的陰風聲響。
不知道過了多久,也許是半個鐘頭,也許是一個鐘頭,當陰風停止,烏雲消散開去的時候,同行的五艘船竟然有兩艘船不見了,只剩下三艘船在河面上。剛開始這些人還滿懷疑惑,心想著另外兩艘船隻怎麼自顧自地開走了?船長也有些惱怒了,出發之前編好的船隊,怎麼這樣不講組織紀律呢?
接下來的兩天航行裡,這三艘船上的人們不斷看見河面上漂來浮屍,那些浮屍在水裡泡得腫脹,就像一隻只白花花的大蟲子。
船上不斷爆發出陣陣驚呼:
“小花,那個是小花!”
“建國,建國怎麼也死了?”
“天吶!那不是大雙和小雙嗎?他們兩兄弟也溺亡了?”
事情越來越不對勁,活著的人們發現了一個令人極其震驚的事實,另外兩艘船上的人們竟然全部死在了黃河裡。他們是怎麼死掉的?人們第一反應是遭遇了敵人的襲擊。出了上百條人命那可不是什麼小事兒,船長連夜上報,驚動了沿河兩岸的駐軍部隊。後來附近水域專門派遣了幾支軍隊在發生意外的這一帶進行地毯式搜查,結果一無所獲,甚至連那兩艘船隻都沒有發現。
人們先開始還以為是發生了意外,但沒道理兩艘船同時發生意外,而且竟然沒有一個生還者。再後來則認為有敵人搞破壞,但是查來查去,也沒找到所謂的敵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件事情也就慢慢淡去,退出了人們的記憶。
但是在90年代初期,國家在修建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時候,竟然在積淤的黃河下面,找到了兩艘鏽跡斑斑的鐵皮船,經過反覆查證辨認,這兩艘鐵皮船正是當年運送大批知青失蹤的那兩艘船。
好了,關於黃河百慕大的傳聞就給大家講這麼多了。
不管你信與不信,黃河都在那裡,黃河百慕大也在那裡。
如果有天你在黃河古道上面,很不巧經過黃河百慕大,很不巧碰上了匪夷所思的怪事,那時候可別怪我沒提醒過你。
我不是普通人,我從小在黃河邊上長大,所以我對黃河百慕大雖然有幾分忌憚,但我並不懼怕。
我知道船冢在什麼地方,船冢就在百慕大附近,那個地方叫做陰棺山。
黃河古道兩旁有很多起伏的山巒,其實陰棺山並不是那片山巒的名字,那片山巒並沒有名字,據說“陰棺山”這個名字,是因為那片山巒的風水局而得名的。那片山巒狹長中空,兩邊懸崖陡立,是個極陰之地。如果從高空俯瞰下去,這片山巒就像是一口巨大的石頭棺材,這種地形在風水局裡面叫做“陰棺”。
我到達陰棺山的時候是第二天中午,這一路風平浪靜,倒也是平安無事,順順利利,多虧爺爺保佑。
很少有人知道陰棺山這個地方,就算那些在黃河上漂了幾十年的老船家,也不一定知道這個地方。就算有人知道這個地方,估計也不會來這裡,因為這裡的陰氣實在是太重了。
陰棺山的入口只是一條非常狹窄的山縫,就像有人拿著巨斧,在兩座山中間劈出一條裂口。由於這樣奇特的地勢,所以山縫裡水流湍急洶湧,必須有很好的駕船技術才敢進入。並且山縫下面亂石堆積,船隻隨時都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我謹慎地駕駛著烏篷小船,憑藉著高超的駕船技術,成功漂進山縫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