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耳朵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彭加木日記,黃河撈屍人,長耳朵的兔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古怪?”我也跟著蹲了下來.jxs.nt更新最快
葉教授指著面前的那具骷髏說道:“你看這具骷髏的骨頭上面,是不是很奇怪?”
我舉著狼眼,近距離觀察那具骷髏,只見骷髏的骨頭上面,密佈著一種奇怪的紅色花斑。只看了一眼,我便驚訝地張大嘴巴,這些骷髏身上的紅色花斑竟然和我們身上的紅斑一模一樣,難道這些人都是死於冥花之毒嗎?
我隱隱覺得這座神廟處處透露著詭異,葉教授大概也覺得這裡不是久留之地,於是招呼大家離開。
“古枚笛,你還在做什麼?”我扭頭看向古枚笛,只見古枚笛正背對著我們,彎腰檢視著一具骷髏,一動也不動,彷彿根本沒有聽見我在招呼她。
“古枚笛?”我又低低地呼喚了一聲。
古枚笛對我的呼喚置若罔聞,我心中一緊,快步走了過去,伸手搭在古枚笛的肩膀上:“古枚笛,我們該走了!”
古枚笛轉過頭來,神情激動地說:“你知道這具骷髏是誰嗎?”
我搖了搖頭,心想古枚笛怎麼神叨叨的問我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我怎麼可能知道這具骷髏是誰?
古枚笛將一個黃綠色的軍用小挎包遞到我面前:“開啟看看!”
我疑惑地接過軍用挎包,軍用挎包有些破舊,上面還有一顆紅色的五角星也已失去了鮮豔的色彩,這個挎包很明顯是近代的產物,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比較流行。在這個神廟裡面,怎麼會出現一個近代的軍用挎包呢?難道說……在我們之前,已有人進入過魔鬼城?
想到這裡,我飛快地開啟挎包,挎包裡面也沒有什麼東西,有一個生鏽的綠色水壺,還有一個發黃的筆記本以及一本黑色證件。開啟證件,裡面有一張黑白的證件照,另一面用白紙黑字寫著一行小字,雖然字跡有些模糊,但我還是能夠認出來。當我讀出這一行字跡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證件上面寫著:新疆科學院副院長,彭加木!
彭加木?!
這具骷髏竟然是彭加木?!
我捧著那本黑色證件,激動得不能自已。
彭加木這個名字,我相信對於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太過陌生,因為這個名字,是與神秘的羅布泊地區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的。
彭加木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曾三次冒險進入有著死亡禁區之稱的羅布泊地區,調查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為開創邊疆科研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積極推動和發展了我國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工作。
1980年6月,彭加木率領一支綜合考察隊,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縱貫羅布泊湖底的任務,並且按計劃順利的到達了此次考察任務的終點——米蘭,開啟了羅布泊的大門。在米蘭小憩之後,考察隊準備沿絲綢之路南線橫貫羅布泊地區,取道敦煌,再到烏魯木齊。
6月16日,考察隊到達了庫木庫都克以西8公里處,此時,車上所帶的汽油和水幾乎已耗盡了,按照計劃,還要行駛400公里的路程。過討論,他們決定就地找水。當天下午沒找到。晚上開會決定,向當地駐軍發電求援。彭加木親自起草了電報稿:“我們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維持到明天!”
彭加木起先並不同意發電報求援,只希望自己找水。因為當時向當地駐軍求援送水的話要用去大約7000元的資金,這在當時是一筆龐大的數目,最後在大家的壓力下才同意發出電報,但內容不是要水,而是彙報了當時他們嚴重缺水的情況。
6月17日上午9時,部隊回電同意援助物資,並要求提供營地座標。
下午1時,司機王萬軒到車裡取衣服時,在一本地圖冊裡發現一張紙條:“我往東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時三十。”
彭加木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