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4章 腹誹就是重罪,刺明,拉丁海十三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家不滿,因為他們家裡的糧倉都堆滿了,有些糧食都腐爛了,就是捨不得拿出來救濟災民,結果造就了源源不斷的賊匪。
每次流寇殺了又反,殺了又反,永遠都殺不盡,甚至是越殺越多,盧象升就深深的感覺到,依靠武力,是不可能解決流寇的問題的。所以,他才會向朝廷提出《靖寇綏民八則》,提出要將綏民和靖寇並重的理論,希望朝廷在要求他和洪承疇拼命剿賊的同時,採取實際有效的措施,減少難民產生的速度和數量,剷除流寇產生的土壤。
但是,奏疏上去以後,就好像是石沉大海,再也沒有反應了。相反的,倒是責怪他們剿賊不力的斥責,不斷的到來。朝廷的意思,顯然是很明確的,只是要他負責殺人,其他的都不要管。甚至,有人曾經當面暗示過他,你到底是為朝廷說話,還是為流寇說話,屁股千萬不要坐錯了位置。
然而,這樣的單一的剿殺策略,又怎麼可能取得勝利?盧象升自己都對剿賊的未來勝利前景,產生了深深的憂慮。儘管他的這些憂慮,從來沒有表現出來,身邊的人都不知道。後來的大量事實證明,他在殺死一個賊寇的同時,至少又有三個賊寇出現,另外還有五個流民可能會變成賊寇。
沒辦法,為了儘快剿滅流寇,他不得不在沒有得到朝廷批准的情況下,動用自己的權力,在管轄範圍內,清理土地,開墾土地,然後招募流民耕種,將他們安頓下來,防止他們成為新的流寇。一些抓到的罪行較輕的流寇,也被盧象升釋放出來,投入到農業生產裡面去。
張準的這番話,正好擊中盧象升內心某個敏感的神經。一直以來,盧象升都很擔心,自己的動作,可能會得不到朝廷的支援,甚至,有可能成為別人攻訐自己的藉口。儘管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策略也是正確的,然而,卻有可能被人誤解,從而產生其他的想法。
因為這些敏感的心理,當張準的話題引誘到一定的程度,他果然不由自主的說出了一些對朝廷不滿的言語。這不免讓盧象升暗自責備自己,懷疑自己,難道,自己對朝廷,真的是不夠忠誠?
張準和盧象升會面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打擊盧象升對朝廷的忠誠,不知不覺間讓盧象升對朝廷產生不滿。看到自己之前的話,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張準馬上話鋒一轉,漫不經意的說道:“盧象升,你以為,崇禎皇帝不知道你腹誹的事情?”
盧象升頓時驚悚莫名,下意識的看了張準一眼。
腹誹,這是一個很模糊,卻又很可怕的罪名。盧象升怎麼都沒有想到,這樣的罪名,居然會和自己聯絡在一起。他的腦筋轉得很快,聯想到自己的下獄,聯想到自己的罪名,他的思維,漸漸的變得混亂起來。這對於一個擅長思考的人來說,思維混亂,絕對是要命的。因為這意味著,你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臣們對皇帝有所不滿,不需要說出來,只要你有這樣的想法,皇帝就可以治你的罪。這條罪名,就叫做腹誹。在有的時候,又被稱作“心存怨望”。只要和是這個罪名沾上,下場肯定會很悲慘的。
因為,大多數的皇上,都會下意識的覺得,那些在背後悄悄腹誹我的人,要比當面表示對我不滿的人,要可惡的多。因此,他們對這類人的處置,也要重得多。在皇帝的角度看來,我是做皇帝的,我就是火眼金睛,洞察一切,你什麼都不要說,只要我覺得你可能對朕不滿,我就可以處置你。
崇禎皇帝居然會因為腹誹的罪名處置自己?這怎麼可能?無論如何,盧象升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罪名。因為,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對崇禎產生過半句的怨恨。或許,他對朝中的其他一些大臣,的確是看不慣,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的確是埋怨過他們,可是對崇禎皇帝陛下,天地良心,盧象升絕對是忠貞無比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