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8章 有讓步,有堅持,和河間府的親密接觸,刺明,拉丁海十三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準隨意的掃了所有人一眼,淡然自若的說道:“各位,還有什麼要問嗎?時間寶貴,還請各位不要冷場啊!張某人事務繁忙,吃完飯就必須離開的。下次再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馮高軻裝作非常隨意的說道:“敢問都督大人,士紳乃是國之棟樑,都督大人可曾有什麼特殊的照顧措施?”

張準微微一笑,戲肉來了。

其實,前面那些士紳提到的,都是具體的細節的問題。有關士紳的定位問題,才是在場的每個人最關心的,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事實上,在場的每個人,頭頂上都掛著士紳的帽子,最差的也是一個員外。這樣的帽子有什麼好處?那就是不需要納糧,不需要服徭役。

大明朝的絕大部分賦稅,就是這樣漏失的。好像馮高軻,本身有良田上萬畝,每年收穫上萬石的糧食,卻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賦稅。相反的,他的後輩,要是有人考取了秀才的身份,成了所謂的廩生,還可以從官府那裡獲得糧食供應,這就是所謂的“國家養士”的政策。

國家養士的政策,從漢代的時候就開始實行,在中國的土地上,已經實行了一千多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樣的觀念已經印入到民眾的骨髓裡面。這樣的政策,的確是增加了國家的人才儲備。但是,也造成了巨大的稅收黑洞。直到後來雍正強制推行攤丁入畝,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個賦稅的巨大漏洞,才慢慢的被填補回來。

可以說,不用納糧,不用服徭役,是士紳最根本的核心利益所在。他們是明朝最大的特權階層。他們佔據了明朝九成以上的田產,卻不需要繳納一兩的糧食。這使得他們成了大明朝最大的毒瘤。他們可以花天酒地,醉生夢死,國家財政卻是捉襟見肘,而一般的民眾也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當這個毒瘤最終爆裂的時候,大明朝也就完蛋了。

明朝後期,儘管後世的歷史學家說是小冰河時期,還有什麼鼠疫之類的。其實,這些都是外因。明朝的敗亡,最根本還是內因。而內因裡面,特權階層的過於龐大,不用納糧,不服徭役,是最關鍵的。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明朝也不會那麼快敗亡。

國家的財政都被他們佔據了,朝廷自然拿不出錢來。不到一成的人口,霸佔了九成以上的田地,不需要納糧。剩下的九成的人口,只有不足一成的田地,卻需要承擔國家的全部賦稅。白痴都知道,這是不合理的,是致命的。為了獲得足夠的賦稅收入,朝廷只好拼命的在另外不足一成的田地上徵稅,自然而然的,當然是將這九成的人給逼反了。

李自成經常每次都被打得只剩下幾百人,甚至是隻剩下幾十人,但是一旦來到一個新的地方,馬上又能發動數萬人甚至是數十萬人,繼續和官軍作戰,原因可想而知。民眾沒有活路了,只好起來和朝廷爭鬥了。就好像張準剛起家的時候,啥都沒有,只有爛命一條,怕什麼?乾死一個是一個!乾死兩個賺一個!

張準當然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所以,他非常明確,非常肯定的說道:“第一,所有的田產,都必須納糧。第二,所有士紳,都必須服徭役。”

馮高軻沒想到自己的話,會被張準直接拍回來,一時間臉色有些發硬,頗為尷尬。其他計程車紳,同樣沒有想到,張準一點轉圜的餘地都沒有。氣氛再次僵住了。

張準輕飄飄的兩句話,就直接定下了他們的命運。在張準的地盤上,他們不可能再延續過去的特權了。不但要納糧,還要服徭役。說真的,對於在場的大部分士紳來說,的確不容易接受。這等於是在他們的身上割肉,他們當然不願意。

其實,虎賁軍的控制區域,已經取消了徭役。問題是,在場計程車紳,對於張準的瞭解並不多,對於虎賁軍的政策,也沒有深入的研究過。而張準,明知道虎賁軍已經免除了徭役,卻依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瞎眼嫡長孫,老朱寵我寵瘋了

河套大聖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