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砸錢!拼命發展海軍!,刺明,拉丁海十三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張準和他們商議了一些具體的事情,主要是這次江南之行外快的分配。
這次江南之行,張準撈到了大量的物資,包括銀子、藥材、棉布、茶葉、絲綢等貨物,還有部分的珍稀物資,例如象牙、瑪瑙、珍珠、翡翠什麼的。三七等藥材當然是全部送到水月庵去,繼續煉製雲南白藥。當然,其中的一些人參之類的珍貴藥材,張準留下來了。其他的物資,都儲存在生夏宗的倉庫裡,有需要的時候再用。
至於銀子,自然是要用的。
三十萬兩的銀子,張準根本就沒想到要留下多少來壓倉庫。銀子是掙來用的,放在倉庫裡,什麼作用都沒有。明朝的權貴,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將銀子存在地窖裡。當崇禎皇帝大喊沒錢的時候,北京城的權貴們卻是藏著大把大把的銀子,一毛不拔。結果,李自成大軍殺來的時候,這些人跟著全部完蛋。
後世甚至有歷史學家說,李自成在北京城抄家,抄到的銀子,足足有七千萬兩,還不算黃金和其他的首飾。如此鉅額的數目,的確誇張,專家的話不能相信太多。不過,就算打個一折,也有七百萬兩,基本上相當於兩年的太倉庫收入了。要是拿出來,給崇禎裝備軍隊,他們也不會跟著覆亡。
江南的富豪也是。明末的東南半壁,集中了明朝大部分的財富,總資產少說也有幾億兩白銀。他們也是吝嗇的要死,一點都不肯幫國家分憂。結果,當清軍南下,他們全部的家當,最後都落在了清軍的手上,人頭自然也沒有了。要是他們提前將這些銀子變成武器,變成軍隊,或許還能掙扎更長的時間。劃江而治,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過這樣的教訓,張準是絕對不會做土財主的。在精鹽和玻璃生意上,他有穩定的收入,可以維持日常的軍費開支。因此,這次從江南搜刮回來的三十萬兩白銀,一口氣全部撒下去了。
第一筆銀子,總共是十萬兩,首先被撥付到薛知蝶的造船廠。
相關的銀子,其實在改造船隻的時候,已經被撥付下去了。不過,那是額外的支出,是專門用來改造兩個浮動炮臺的。這十萬兩銀子,主要是用來造船的。準確來說,是建造蒼山船和劍牙艦。
從戰略角度來說,張準的地盤比較特別,陸地面積比較小,海洋麵積非常大。事實上,明朝的整個山東省,總面積才十六萬平方公里,從全國地圖上看,其實面積是很小的。十三個省裡面,基本上它是最小的。山東半島的陸地面積,包括萊州府和登州府在內,更是隻有區區五萬平方公里。
陸地面積小,那只有向海洋要發展空間。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有的是海洋空間。因此,船隻、艦隊、水手、海員,這些都是張準未來發展的重點。其中,目前最關鍵的要點,還是增加船隻的數量。人才的培養,需要一步一步的進行。但是船隻,只要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卻是可以大批次生產的。元朝立國的時候,在短短一年之內,就生產了上千艘的大型船隻,可見中國的造船業,絕對是世界前列的。
這年代,在東亞大陸,還沒有人跟你搶奪海洋空間。好像濟州島,根本沒有固定的人口,只有被流放的朝鮮囚犯。琉球等地,也只有零星的土著具名。甚至,連臺灣都沒有人打主意。即使是鄭芝龍海盜集團,對於海洋利益的認識,也遠遠沒有張準深刻。鄭芝龍目前其實還是蝸居在福建,還沒有大舉的進攻臺灣。
山東半島的陸地面積雖然小,可以控制的海洋麵積卻很大。北到遼東半島,東到朝鮮半島、濟州島、日本,南到臺灣島,都是可以控制的海洋。要是以後海軍的實力強大了,日本海、琉球群島、太平洋都是海軍的控制區域。南下印度洋、過大西洋,去歐洲,沒有強大的艦隊,那是絕對不行的。
從戰術角度來說,盡最大可能的提升海軍的戰鬥力,也是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