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0章 水稻豐收在即,冬小麥開始播種!,刺明,拉丁海十三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靈山衛的軍戶,對於種植水稻,興趣不大,他們種的還是傳統的冬小麥。九月份正是冬小麥的播種時段。冬小麥播種下去以後,要到明年的夏天,才有收穫。因此,在九月份的靈山衛,是沒有糧食可以豐收的。至於之前收穫的冬小麥,都讓王健給處理了。張準拿下靈山衛,繳獲到的糧食,其實不多。
事實上,整個靈山衛,眼下都是非常缺糧的。農莊的屯丁,每天發放的糧食,完全是提前支付的。難怪他們會選擇作為屯丁。成為屯丁以後,糧食的壓力,都在張準的身上。屯丁只要幹活,就有糧食收入,不需要等到糧食豐收的時節。要是分田分地到個人的手上,糧食壓力就轉嫁給他們自己了。他們想要獲得糧食,就要等到冬小麥豐收的明年六月。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想要獲得充足的糧食,難度還是很大的。
換言之,在明年的六月份之前,張準肩頭上的糧食壓力將非常的沉重。靈山城極其周圍,差不多有三萬人。其中有相當部分是農莊的屯丁。屯丁的數量,大約是兩萬人。按照每人每天消耗兩斤糧食計算,光是屯丁每天需要發放的糧食,就要四萬斤左右。
幸好,浮山城周圍的糧食產量,還可以支撐一段時間。張準也時不時的可以繳獲到部分的糧食,填補巨大的虧空。同時,還可以從江南源源不斷的運來糧食,不斷的投放到靈山城周圍。基本上,每隔三天的時間,就有糧食商人,用大船將糧食一船一船的運過來。
儘管沈凌菲的生意受到了阻攔,她本人也到了嶗山水月庵去給孃親做法事,暫時放下了手頭的生意。不過,黃四郎和郭明泰,主動的將一些糧食買賣事務接了過去。他們從淮安府購買部分的糧食,透過陸路運送到夏河寨前所,然後轉運到靈山城。此外,他們又派遣自己的得力手下,到江南去主動聯絡糧食商人,請他們將糧食透過海路運到麻灣,然後在這裡卸貨。
沈凌菲的船隊,也暫時歸到他們的名下,用來運載購買來的糧食。楊國華的兩艘豬肚船,也加入了運輸糧食的大軍。五艘船,總的運載量有四千石左右,換言之,一次可以運載接近八十萬斤的糧食。不斷的往來運輸,基本上能夠滿足日常的糧食需要。
其實,淮安府的糧食產量,也是相當不錯的。運河的兩側,基本上都是肥沃的稻田。淮安府的南面,就是揚州府。揚州府周邊地區,向來都是天下聞名的魚米之鄉。運河從這裡經過,得天獨厚的條件,讓揚州聚集了大量的鹽商和糧商。從江南運往京師的糧食,也是集中到這裡的。只要有錢,就能買到糧食。崇禎七年的糧價,還沒有開始飆升,每一石的價格大約在一兩三錢左右,遠遠未達到後來每石糧食四兩銀子的天價。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黃四郎他們從江南送來的糧食,要比沈凌菲送來的,每石都高出至少一錢銀子。沒辦法,他們以前很少涉足江南市場,在江南沒有什麼背景和關係,對於這樣的凱子,江南的糧食商人肯定是要宰一刀的。張準暫時還無法伸手到江南市場,只能是忍著痛挨宰了。
同時,郭明泰和黃四郎還接手了玻璃生意。他們透過自己的銷售渠道,將玻璃銷售到南直隸的淮安府,以及山東省的兗州府、濟南府、東昌府,以及河南省的歸德府,河北省的大名府等地。這些地區的大戶人家,還是相當多的。他們對玻璃的追求,也相當的強勁。因此,張準生產的玻璃,基本上沒有積壓。只要一出爐,就被賣出去了。
由於技術和保密方面的原因,張準目前的玻璃產量,並不是很大。每個月的出貨量,大約在二十箱左右,其中大小各一半。每個月銷售玻璃的總收入,大概是八萬五千兩銀子,剛好用來購買大約六千石的糧食。事實上,張準轄區內,每個月需要投放的糧食,只要二千石就足夠。因此,只需要動用玻璃收入的三成,就能夠滿足購買糧食的需要。至於其他的七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