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兩淮鹽商(一),明帝,長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章 兩淮鹽商(一)
“自古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兩淮為最。”兩淮鹽業,源遠流長。淮鹽,顧名思義以淮河為界,淮河南為淮南鹽,淮河北為淮北鹽。在我國數千年產鹽歷史中兩淮地區是主要的產鹽區。明、清時期,淮鹽以色白、粒細、質量上乘作為貢鹽,內府採辦的也都是淮鹽到了明末,兩淮鹽產量達到了驚人的高度,鹽稅總量達全國的三分二之強,因此兩淮鹽運使這個不過四品的官職也因此成了炙手可熱的物件,就是降幾級都有人爭的頭破血流,兩淮鹽運使司衙門設在了煙花繁榮之地的揚州,更是讓官場中人趨之入務,一邊可以大把的撈銀子,一邊還沒有在溫柔鄉里面打滾,這種好事誰不願意呀?
明朝共設有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福建、河東六個都轉運鹽使司,鹽使司下設有分司,分司下設若干鹽場。
明代淮鹽的生產技術主要有兩種,一是煎鹽,二是曬鹽。由於氣
候原因,淮南鹽多煎鹽,淮北鹽多曬鹽。煎鹽也叫“煮海為鹽”,其生產流程主要有:開闢鹽場、攤灰曝曬、淋灰取滷、石蓮試滷、備足柴草、鍋熬2煎。“鍋熬2煎”其最後工序也是關鍵一道工序。其關鍵裝置是:盤鐵或者鍋。盤鐵又叫鐵盤,為大型鐵鑄煎鹽工具,其形制,《兩淮鹽製法》說:“鐵撇盤四角鰭為一,織葦攔盤上,周塗以蜃泥。盤周闊數長,徑亦丈許,用鐵打成葉片,用鐵釘拴和,其底平如盂,其四周高一寸,其和縫處一經滷汁結塞,永無隙漏,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盤。”一晝夜可燒5-6盤,每盤成鹽百斤。鐵盤厚大熱,每一舉火,常連續煎燒半月左右。一戶煎完,他戶繼續煎煮。盤煎之外還有鍋撇。鍋形如釜,而撇則系鍋之“寬淺者”,有“謂之撇盤”。用深渦製鹽為熬,用淺撇或鐵盤製鹽則為煎,煎鹽的成本較大,灶戶常聚團公煎。地方上施行保甲制度,產鹽的灶戶則行保團制,常以鐵盤定戶,或為五六家為一團。淮南的曬鹽以小型專池灘曬為主,通常以磚砌結晶池曬鹽,四周有泥池,納潮後,從頭道、二道直至九道池,用以蒸發成滷,每一磚池旁有一滷井。再將滷水引入磚池攤曬,結晶成鹽。春秋需兩日,冬季需三、四日,夏季則早晚成鹽。聚團公煎者,2-6人共一鐵盤,日煎鹽600斤,每年可煎鹽斤。有盤鐵1926.25角,年可共產斤。小灶鍋,一家通夜可熬30斤,當日可產60斤,年產斤,淮北灶戶9308,歲可辦鹽斤。一夫一日曬鹽可得200斤,一年以120晴天計,一夫一年可得鹽,淮南灶丁,歲可辦鹽。按此計算,如除去人為和自然因素,明代兩淮地區的產鹽總量可達10億斤。而明代的兩淮鹽場歲辦大鹽引35萬2千餘引,每引400斤,共14,800萬餘斤,洪武時期全國納稅的鹽額約為萬餘斤,淮鹽納課銀佔全國總鹽課額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弘治時改行小引,每引200斤,淮鹽引為70萬5千餘引,萬曆時淮鹽正餘鹽額為210萬引,每引200斤,共約4.2億斤左右,淮鹽的實際產量與稅鹽額兩者之差竟達5.8億之巨。揚州鹽引銷售量約兩百萬引。一引等於200斤,一引鹽在海濱是0.64兩白銀,運到揚州來以後,加上運費、鹽稅,達到1.82兩左右,從揚州運到東南六省(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糊南、浙江),零售價10兩左右,價錢翻了十倍不止。揚州鹽商每年賺銀1800萬兩以上,上交鹽稅600萬兩左右,佔全國鹽課60%左右。鹽商瓜分了近一千兩百萬兩,這還只是明面上的,實際上根據兩淮鹽場的產量,鹽商暗中的收入扣除必要的開支和打點各路神仙,至少還有這個數,多麼龐大的一筆財富呀,一個兩淮一年就讓這些鹽商們颳去這麼多白銀,這都多殺年下來了,區區三百萬兩白銀就把他這個皇帝給打法了,未免太便宜了,他這次來揚州,其實目的並非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