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攤丁入畝(一),明帝,長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章 攤丁入畝(一)
伴隨著《新土地法》的實施,朝廷在原先的張居正改革施行的一條鞭法的基礎上推行攤丁入畝以及士紳一體當差、納糧,將丁稅納入地稅以及取消了士紳不當差,不納糧這條上千年來的特權這可是一項巨大的改革,張居正當政之時尚不敢如此做法,因為這樣將會把那些豪強權貴階層都得罪光了,這些人還力量太大,不管在朝廷還是民間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能量,他這樣的鐵腕宰相也不敢這麼做。
朱影龍也很擔心地方上會群起反對,畢竟這可是改變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規章制度,這裡面的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張居正辛苦了二十幾年,他的“一條鞭法”還不是沒能徹底的施行,死後很快就被權貴豪強們一舉推翻,改革也因此中斷,還被鞭屍奪爵。
朱影龍也正因為有這個擔心,關於土地以及稅法改革才一直拖到了現在,他跟張居正不同,張居正雖然有皇帝支援,但朝中還有反對他的大臣,皇帝的意志並不能一直代表著他的意志,因此他的改革從一開始就走的非常艱難,而張居正的改革皇帝只是一個旁觀者,不管張居正如何改革,只要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就已經可以了,皇帝並沒有參與到改革中來,而皇帝自己本身又是一個意志薄弱之人,張居正死後,很快他的改革就被一幫大地主貴族階級反對而成為歷史,朱影龍的改革則不同,他這是皇帝親自制定並參與的,是以皇帝的意志為核心的改革,只要皇帝改革之心沒有變,那改革就會持續下去,在直接的皇權鎮壓下,阻力會小了很多,還有,朱影龍掌握了全國的軍權,他的意志就是軍隊的意志,所以朱影龍並不怕這些人鬧,鬧起來正好殺一儆百。
法令頒佈之後,過了半個月,各地紛紛都有奏摺上呈朱影龍,其中一般屬於秘密部門的,總的來說各地百姓反應不一,有的歡天喜地,有的將信將疑,有的則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朝廷這是在開玩笑,糊弄百姓的,但是各地的地方權貴們卻一下字都蔫了氣,法令雖然更多的保護了他們的權益,但那要是合法的才行,背地裡誰沒有幹過一兩件見不得人的事情,這些人是惶惶不可終日,他們不少都是朝廷的在職官員以及地方上計程車紳名流,他們開始串聯,集會,一股“清君側,廢亂法”的聲音慢慢的從地方上到京城形成。
地方士紳貴族們知道明裡與朝廷對抗那是純粹自找倒黴,自《新土地法》頒佈之後,各地的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士紳們開始不斷的辭退給自己開墾重地的佃戶,這些人一朝廷要向他們徵收地稅和納糧為理由,說他們不需要這麼多佃戶為他們種地了,這樣這些佃戶們失去了給地主耕地種田養活家人的工作,失去生計佃戶們就在地主士紳們的煽動下把仇恨歸結到朝廷頒佈的《新土地法》以及新實施的“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法律之上,認為是朝廷堵了他們的活路,甚至有人還煽動造反,衝擊當地衙門的事情屢屢發生。
一份份十萬火急的奏報飛速往紫禁城裡呈送,但似乎都泥牛入海,沒有了動靜。
身為內閣總理大臣的徐光啟則是字法令頒佈後一夜都沒有睡過安穩覺,各地紛紛爆發的民亂差點讓他以為這天下快要大亂了,可宮裡面的那位主子偏偏像個沒事的人似的,整天悠哉遊哉的,似乎一點都不擔心。
刑部尚書楊鶴雖然也是一臉的焦急,但心裡卻是極其不痛快,朝廷頒佈的這兩道法令可是大大的損害了他的利益,要知道真的是要按照法令上的規定執行的話,一年下來,他楊家起碼少收入三千銀龍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他這個一品大員的俸祿、津貼、獎金和賞賜和雜七雜八的加起來也不過如此,想起來就心疼,朝中凡是手中有莊子土地的官員都在暗中抵制這兩道法令,只不過在天子腳下,他們不敢做的太過分,而且還只能暗地來,不過這些人可是師生朋友滿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