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省親之路(四),明帝,長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章 省親之路(四)
白彥是西哈喇慎部的首領,現在卻竊居了土默特部的王城,又大肆的收編了原土默特的殘部,儼然以土默特酋長自居,雖然白彥臺吉與察哈爾蒙古林丹汗是敵對關係,但是這一次康妃回察漢浩特路過歸化城,他還是做了一番精心準備的。
礙於泰松身份的敏感,白彥自然不能親自前往迎接,但又不能不派人迎接,因為現在的白彥還需要依靠大明,雖然他屢次請求明廷冊封他為順義王都沒有得到明廷的正式回應,但大明也預設了他掌管了互市大權的印信。
這一次泰松省親路過,他當然不會放過一次試探明廷的機會,他還想知道明廷對他究竟是什麼態度,或者說泰松究竟在明帝面前有多大的能量。
其實白彥並不傻,在未到山窮水盡之前,他又怎麼捨得去給人家當順民,做奴才,他想的是在大明和後金之間左右逢源,兩面都得利,然後逐漸的壯大自己。
泰松也知道自己大哥跟這位白彥臺吉之間的恩怨,但如今她身份不同,她身後的是大明,她代表的也是大明,所以她在草原上的一言一行都代表這大明的態度和形象,因此泰松說話行事也都是格外的謹慎小心。
歸化城為三娘子和丈夫俺答汗所築,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去一片青色,故有“青城”的美譽。
穿過土默川平原,泰松一行兩千多人終於來到巍巍的青城面前。
白彥臺吉的情報還是可以的,早早的派了人在城外迎接,現在大明跟白彥臺吉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因此進入歸化城的泰松還是有些緊張,而料圖臺吉可沒有姐姐特殊的身份,堅決不肯進城,反而待在城外與兩千關寧鐵騎駐紮在一起。
關寧鐵騎雖然戰鬥力還是個未知之數,但嚴謹的作風,精良的裝備,還有那不斷散發出來的淡淡殺氣,足以讓在歸化城內順義王府中的白彥臺吉心驚肉跳了。
雖然他麾下也聚集了將近三萬兵馬,但跟人家一比,自己跟草原上的馬匪差不多。
顧不上擦掉額頭上的冷汗,白彥臺吉帶著一幫子人前去大召寺見泰松。
大召寺建立與明萬曆七年,是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主持修建的,次年建成,是歸化城內修建的第一座喇嘛寺廟,碰巧的是邁達哩活佛從乃春廟來到了大召寺,於是泰松一行退卻了白彥臺吉準備的臨時住所,搬到了大召寺。
邁達哩活佛是蒙古黃教的教宗,地位至高無上,在蒙古信仰黃教的部族百姓中有著崇高的地位,等閒人是見不到這位活佛大人的,就連白彥臺吉這樣的蒙古顯赫,要見活佛都還要看活佛自己的意願。
泰松此次會察漢浩特省親,內心甚為彷徨,不知道如何自處,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神明,期望得到神明的指引,邁達哩活佛自然是她最想見到,並聆聽教誨的人之一。
邁達哩活佛肩負這在蒙古地區傳播黃教的重任,自察哈爾左翼蒙古大汗林丹汗摒棄黃教,該信紅教之後,黃教在蒙古傳播受挫,邁達哩活佛想盡辦法都沒有能改變林丹汗的信仰,紅、黃兩教雖都屬藏傳佛教,但兩教的教義有明顯的差異,黃教(格魯派)有三大特點:第一,提倡僧人必須嚴格遵守戒律,不應干預世俗事務,不得娶妻和從事生產勞動;第二,大力興復寺院,招收僧人,噶當派的寺院全部納入格魯派屬下;第三,每年定期舉行傳昭法會,在會上講經說法,主張僧人修習先顯後密,規定必修五部經論,創立傳昭期間進行辯論和考試,考取格西等學位的制度。而紅教(寧瑪派)的教義最突出的東西是“大圓滿法”,該法主張“體性本淨,自性頓成,大悲周遍”。這和內地佛教禪宗主張的“心靜則佛”有點相似。
黃教認為修習佛法應循序漸進,來不得一點虛加,而紅教則認為佛家講究頓悟,一朝頓悟便可成佛,這兩種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