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人才,明帝,長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到開封府的這兩個月是朱影龍最艱苦的兩個月,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零開始的,朱影龍將自己那在開封本城近一千頃的良田全部租給開封府沒有田或者給其他人種地租子太高的百姓去種,並且給他們配備了農具,種子,統一管理,第一年,所有糧食都歸信王府,按大人每年四石以及小孩兩石的糧食配給,每戶根據人口,一年還給三兩到五兩銀子,粗布三到五匹,以後每年至少是這個樣子,不過要簽訂至少二十年的協議,但又一個條件,這是最關鍵的,所有佃戶的子女十歲以上十八歲以下從此將無條件賣身給信王別苑為奴為婢,信王將是他們今後命運的主宰,此訊息一出,開封府頓時轟動了,雖然條件是苛刻了些,但至少有個溫飽,而且在信王這棵大樹下還能遮風擋雨,在開封給周王府種田的不少佃戶經過細細比較,雖然這跟賣身全家差不多,但算起來日子要比給周王種地要好的多,所以周王府下不少佃戶轉投過來,最後根據朱影龍的要求,眼下自己最需要的是人,而明目張膽的培養自己今後的班底,這個看似吸人骨血的辦法最合適的了,經過細細篩選出一千多戶有兒女的人家,發給秋播的種子和農具進行秋播,不在開封本城的酌情也安照這個辦法處理,不過沒有錢銀布匹可拿,其實說的兩萬頃地,真正實在的地不足一萬頃,還有近一萬頃的收益都是以各地攤繳租銀代替,總之明朝的稅收是十分的混亂繁重,所以土地和稅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開封的周王,他們一家就將開封近七成的良田佔去,只不過朱影龍現在也無能為力,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
秋播之後,影龍別苑建了圍牆和玻璃作坊就被迫停工了,原因沒有其他,沒銀子了,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朱影龍少不得違背了一次原則,讓沈溪帶著一百多件堪稱藝術精品的玻璃器去了一趟北京、濟南、揚州、南京、杭州、蘇州等繁華之地,得銀近兩百餘萬兩,進而將博古齋進駐這些城市開設分店,沈溪還從吳江縣周莊將自己族人中不少願意跟自己出來的年輕人帶回了開封,其中有幾個都有不錯的經商天賦,朱影龍自是大為歡喜,這些沈家子孫正好填補了自己商業人才的缺口,同時為了怕沈氏一支人獨大,雖然他們現在比較忠心自己,有祖先沈萬山的例子,狡兔死走狗烹的是他們沈氏一族難以磨滅的教訓,難保他們不會以後腳踩兩條船,當防患於未然也好,未雨綢繆也好,他畢竟是外人,眼下出不得半點紕漏,於是朱影龍讓田淑英去信將哥哥田畹召到開封,讓他與沈溪一同負責所有商業上的事務。
以後每個月只有一到兩件玻璃器皿出現在各個分店裡面,京城多一些,四到五件,對外一律宣稱是從海外過來,反正大家都知道洋人能生產出這種透明的東西,不過中國人審美觀點不同,而且還不實用,不喜歡洋人帶來的那些東西,朱影龍那十隻酒杯就是小巧玲瓏,晶瑩剔透才賣了那麼高的價錢,田淑英所做之物更是精緻之極,實用又完美,不賣出一個好價錢才怪呢!
為了避免有人發現這個秘密,朱影龍規定隔半年才發一次貨,反正他並沒有想在玻璃上撈太多的錢,因為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商人,他也不想一些有錢的正當經商的富人花大價錢之後買回來一堆以後相當便宜的東西,錢固然不會少,但流到自己手裡也未必就是好事,因為朱影龍遲早會公開這種製造玻璃的技術的,而一個國家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是強大不起來的,而把錢留在這些有智慧的人手中,可能發揮出來的力量遠比在自己手裡整合起來的力量還要大,因為他仔細的研究過晚明的這段歷史,從南宋到現在中國一直處於資本主義萌芽階段,處於資本的初期積累,要遍地開花才行,當然了,也許是自己杞人憂天了,不過他堅信一點,工業技術革命,先進科技發展,如果沒有一個完美的社會制度來支援它,引導它,它遲早還是被保守的舊勢力給閹割的,這就是為什麼後金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