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若塵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三章 鎮國九寶,天府萬圭(4k),諸天:開局越女阿青,觀星若塵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種不同色澤玉石按五行變化搭疊而成的几案,陳列著一件件夏後啟初建禹廟時所留、相傳為大禹隨身物品的社稷重器:

墨青色的銅製戰鉞、裝在金匱裡的玉簡文冊、陰刻著滿天星辰的神玉弘璧、赤色的圓頂日珪、碧色的尖頂月珪,陳列在西牆向東的席前。

繪有應龍以尾劃出江河的古老畫卷、陽刻著有崇氏夏鯀白馬黑鬃圖騰的雙色玉琮、由數十重環軌構成的球型天象儀、繪製著九州四海之內山川河流的輿圖,陳列在東牆向西的席前。

金簡玉書?日月雙圭?傳說中大禹從會稽山石匱內挖出、與黃帝有關的上古遺寶?在幾名侍從的配同之下,於十餘丈外細觀著這幾件物品,趙青心中感嘆不已。

如果這九件至寶均為真品,而非仿造偽造,那理論上來說,應該蘊藏著天衍級數的無上威能,若是能夠滿足令其全面復甦的條件,多半可以橫掃近三千年未出天衍的當今之世。

不過,在她看來,若是這些寶器仍然具備著這般強大的神力,卻直接擺放在廳堂裡面,連自己這種外人都能看到,也太過不合理了,或許,其採用了前世博物館中常見的暗藏真品、展出贗品的方式?

“論起宗廟祭祀之器的底蘊,七千多年來罕有戰火烽煙的越國,從未遭遇過大的損失,很可能僅在周王室之下,與晉楚、齊魯等國相比,多半猶有勝過。”

就在這個時候,猿公的肩膀上,一尾金鯉悄然躍出,疑似在不久前被文子更新了它的資料庫,傳訊發表自己的看法:

“厲王之時,周失赤刀、大訓,幽王之時,失河圖,百多年前,又亡夏之九鼎,現如今剩下的‘天衍’級重器,大體完整的,只怕只有十五六件了。”

是我所知的那個河圖嗎?百多年亡九鼎,是那場有老子參與其中的王子朝之亂嗎?經歷了好幾次動亂,居然還有這個數量的頂級藏寶?

聽到這些驚人的秘聞,趙青也是有些驚訝,並對這些“天衍”古寶的遺失頗感痛心,且相當懷疑,它們是否落在了“虛空道”這樣的隱秘組織手上。

《禮記?明堂》載:“崇鼎,貫鼎,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縣鼓。垂之和鍾,叔之離磬,女媧之笙簧。夏后氏之龍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

這些被後世所載的寶器,應該就是周武王伐商功成之後的重要收藏,不過,並未全部留在王宮宗廟之內,而是有許多被賞賜給了有著大功的臣子、諸侯。

像齊國、魯國,在封國之初就得到了武王的大量賞賜,比方說魯國的國寶之中,就有著當年夏後啟用來溝通天界的“夏后氏之璜”,封父氏為后羿製作的配弓“封父之繁弱”;

而晉國、楚國,則主要靠著兼併其他國家,毀宗廟遷重器,收穫良多,這點她自是知曉,不過,越國能夠排在它們的前面,而強大的吳國連前六名都混不上,倒有些出人意料。

話說夏之九鼎、周之九鼎,是否為兩套不同的重器?畢竟並沒有聽說過,當今天下有周失九鼎這樣的重磅訊息流傳在外。

按理來說,虞夏寶器的年代過於久遠,連身為大禹後裔的越國宗室都很難激發出其中的威能,沒道理武王會認為自己的後代可以使用,或許他暗中另鑄了一套周之九鼎,才是事情的真相。

若是王子朝在奔楚之前,帶走了宗廟內供奉的夏之九鼎,也許,這套夏代最知名的國之重器,最終落在了老子的手上?

“有崇氏之鉞,夏鯀在趕赴治水之前傳給青年大禹的上古神兵,主要是作為有崇氏的兵權象徵,本身的威能並不算強,可被視為禮器的範疇,因此夏後啟在後來征伐有扈氏與伯益的時候,將其留在了禹廟之內……”

見到趙青的目光長時間停在其中屬於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道長生路

人間無愛渡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