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若塵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九章 門閥制度,劍出極光(4k),諸天:開局越女阿青,觀星若塵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姓的態度,往往取決於他最初的出身與當前的地位,以此來生出相應的同理心。
像趙青自己,最開始就是一個普通人,目前或許在大唐世界幾乎稱得上是無敵,但返回主世界後,卻並不是什麼大人物,安全感很是有限。
因此,她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也願意讓這裡的普通人過得好一點,從而無愧於自己的內心。壟斷平民上升通道的腐朽門閥制度,自然算是她接下來準備清理的物件之一。
至於什麼尊卑等級制度,越是修行到高深的境界,便越發明白自己在天地宇宙前的渺小,又怎麼會生出高高在上的心理呢?
此外,宋缺對待外族胡人的態度,也完全符合趙青的看法,且在歷史上得到了驗證。
李世民“不論華夏夷狄,均兼愛如一”的宏大理想聽起來很是動人,且符合民族融合的趨勢,但正如宋缺所言,放下了對胡人的提防,便容易引發災禍,出現真正的長期分裂。
令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更後來的五代十國,以及宋朝一直沒法收復北方,正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與宋缺因外族威脅而堅持漢統不同,在她看來,只要有足夠的武力,將塞外胡族徹底壓服,不留半點餘患,真正意義上做到同化,自然無需擔心出現問題。
滅亡突厥、吐谷渾等草原、高原國家,沒有了外部勢力的干預,這些最初實際上也算是炎黃子孫的胡族,完全能夠認祖歸宗,化為華夏的一員。
……
心中念頭閃動,趙青知曉宋缺已經感應了自己的位置,正策馬而來,心中無勝敗之念,只求印證刀道上的問題。
早已飛至宋缺一行人所在區域的冰劍,隨著她的心念一動,迅速地繞了一個大圈子,劃出了一道照亮夜空的光弧,朝著宋缺行進的方向而去。
在創出“劍胎”、且於心識上的修為再度精進後,她使用單獨的末那識與劍意融合,進駐劍身之內,模擬出某種前六識斷滅,進入滅盡定的狀態,放大了精神力量的效應。
再加上對光系與陰陽之氣的領悟,以不可見的紅外光作為傳輸能量的媒介,操縱飛劍的有效距離迎來了巨大的漲幅,從百餘丈一舉躍升達到了十數里的範圍。
如果以境界來描述,跟超越“得刀”“忘刀”的“得忘之間”之境,在效果上頗有些同通之處。
庖丁解牛乃古聖先哲莊周的一則寓言,講善於宰牛的庖丁,以無厚之刃入於有間的骨隙肉縫之中,故能迎刃而解。對於解牛的庖丁來說,牛不是不在,只是他已進入目無全牛的境界。
所謂“忘刀”之境,就是刀入手後再不知手上的刀為何物,由人是刀,刀為人,“目無全牛”的道境,晉至“人牛俱忘”。
物窮則反,道窮則變,天上地下,朝上不成往下尋。“忘刀”乃刀道之極,極則窮,怎似介乎“得刀”和“忘刀”之間的漫無止境。
每一刀貫注的是全身全靈的力量,是“得刀”,當一切順乎天然,刀與天地合一,無人無我,為“忘刀”,能介乎“得刀”和“忘刀”之間,同時把握住自我與天地的力量,便是更上一層的“得忘之間”。
趙青目前施展出的飛劍,正是達到了調動自身之力與天地之力的層次,縱然與本體相距遙遠,也具備著極其驚人的威力,足以與宋缺的天刀一較高下。
盤旋返回到了歷陽城外五里的位置,通體晶瑩的輕薄冰劍尖端微調,環繞著它的七彩虹光於兩旁再次飛瀑般閃退,形成千萬道的光影色線,宛如天邊出現了無比璀璨的極光。
在如潮水般撤回軍營的大批江淮軍眼中,突然間多出了一條傳說中天女手中慢舞的彩色飄帶,飄逸變幻,給人以難以言喻的心靈震撼,剎那間便越過了漫漫夜空,斜向下墜往了地面。
而在望見這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