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若塵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章 驗證,巴山,馬甲(6k),諸天:開局越女阿青,觀星若塵夢,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是個規矩很散漫的門派。這片地方能夠吸引人常住,除了清淨之外,往往便是因為風景極為秀麗或是壯闊。
巴山劍場兩者皆有。
之所以稱場,便是因為巴山劍場所在原先是一個礦場。
這裡在數百年前便產極佳的寒鐵,出產最盛時,當地門閥直接在這礦場之中建築高爐,精煉之後再運出,以節省車馬。
歷經百年,這片礦場被挖成巨坑,礦脈卻是已經斷絕,人手撤出之後,高爐也徹底廢棄。
再過百年,茂密樹木便將這巨坑填滿,前人遺留下的那些高爐,一些石窟,一些屋子卻是殘留了下來,錯落其中。
再經歷代隱居此間的修行者修葺雕琢,時間便給出了完美的答案,煙雨空濛,清幽美麗。
但時間到了今天,經過了巴山劍場覆滅那一役的破壞,此地的美景不再,由於充斥著殺伐之氣,被凌亂的劍意切割出了成片的死地,這裡已不怎麼適合居住。
在趙青抵達此地的觀察中,地面上傾倒著許多腐朽的巨木,山崖石壁上滿是撕裂性的劍痕,崩塌的石窟化作連成一片的坑洞,一座巨塔般的高爐自中部分作兩截,數十間古樸的吊腳樓被焚為焦炭。
遠處,兩座像是關隘般易守難攻的千丈高峰,被炸開了數百丈的巨大缺口,一塊塊焦黑的岩石在地面上犁出累累的傷痕,周邊散落著上百輛符文戰車的殘骸,斜插著殘戈、斷劍,遍地黯淡的血斑。
近處殘破的懸崖,兩側各有銀鏈般的飛瀑垂流飛灑而下,宛如長久不息流淌的淚珠,擊打在不遠處劫後餘生的芭蕉林中,噼啪作響,傍晚的山霧如飄帶在林間繚繞。
“當年曾於此地交戰的七境宗師,應該超過二十名,若是統計那些古早時期巴山劍師的修煉痕跡,這個級別的劍意殘留,或可達到四五十道之多。”
在巴山劍場的遺址區逛來逛去,趙青不斷搜尋、感應著這裡的一道道劍招的痕跡,元氣力量的殘留,並透過這些劍痕的軌跡變化,推衍出它們最初被施展出來的整體狀態,還原一場場練劍、戰鬥的景象。
千百道補全後延伸至遠方,懸浮在空中的劍痕,就像是一柄柄往外刺出的劍,在她的意識之中不斷的排列組合,無窮無盡地演化,組合精煉出了一式式劍招、一門門劍經。
隨著時間流逝,趙青看清了那一名名宗師劍意中凝聚的精神形象,他們過往的成長經歷,心緒的起伏變化,也感受到了巴山劍場覆滅之時,劍師們面臨末路之際,心中的憤怒、無奈和悲涼。
雖然連當年那些劍師的屍骨都未見過,但在她的劍心世界中,這些人卻彷彿活過來了一般,每一道道劍意都重新獲得了靈性,被賦予了新的魂魄。
現在,若是趙青使出從這裡領悟到的劍招,就算葉新荷、丁寧這樣的熟悉巴山劍場的劍道宗師,也未必可以分辨得出來,覺得她定然是曾在此地修行過很多年的師門長輩。
除了悟出了不少強大的劍經外,在劍場區域的廢墟深處,她還尋出了七八柄殘劍斷劍,大都是七境宗師損毀的本命劍,材質在多年的真元蘊養之下達到了極堅極韌的程度,算是不錯的鑄劍材料。
雖然已經邁入了積攢“金行常政”的階段,而尋常七境的本命劍並無此物,但其內蘊藏的“金行之氣”,卻是相當之多,每件均達上千縷,未必不能派上別的用場。
從理論上來分析,即使只是可用“金行之氣”入夢的低階世界,畢竟也屬一方廣闊的天地,甚至是宇宙的規模,有著“天地之意志”,孕育出五行之常政,完全有這種可能,只不過收集的難度極高罷了。
“俘獲的獵人終於被送過來了。”調息片刻,趙青坐在巨大劍爐的頂部,七柄殘破的斷劍在她身前一字排開,死寂的劍意之中,隱約孕育出了點點生機,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