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夜華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銀錢糧食去哪了,大景敗家子,錦夜華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見孫冠巖這麼一副為難的樣子,李錚覺得有趣。

這幾天他有了解過這個朝代的物價,一兩銀子大概可以購買二石糧食。

一石又大概相當於八十公斤左右。

二十萬兩銀子,足足可以購買三千兩百萬公斤的大米。

整個凌州就算有兩百萬的災民,每人每天一斤米,那也足夠支援一個多月了。

但李錚來之前調查過,整個凌州也才兩百萬出頭的人口,這麼大地界,也並非全部都受到了災情影響。

也就是說災民數量遠遠沒到兩百萬這麼多。

況且佈施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給的饅頭和粥,一個人一天也用不到一斤米這麼多。

二十萬兩銀子,即便是算上其他用處,也不至於讓這裡的百姓一天吃不上一頓熱乎飯。

但放眼看去,離開的那些流民就不說了,就今天在凌州地界裡見到的災民,有些看上去最起碼三天沒吃到像樣的食物了。

“對啊,孫大人,朝廷撥的賑災款項呢?我記得陛下強調過,這筆銀子主要適用於安置災民的。可我見你凌州的災民,既沒得吃,也沒得住,那銀子呢?”

孫冠巖看著李錚,臉色訕訕。

這些賑災的銀子,層層剝削,等到了凌州時,最起碼要少了兩成,中間遇見個厲害又膽大的,甚至能只剩個五成下來。

自己這個做知府的,那好歹不也得給自己撈點好處?

不過這話他是萬不敢直接說出來的。

“李大人你有所不知,如果朝廷撥過來的是糧食,哪怕只有十萬石,那麼今日凌州也必不可嫩是這番光景。但偏偏朝廷給的是白花花的銀子,別說二十萬兩,即便兩百萬兩,他也解不了燃眉之急。”

“為什麼?”

李錚覺得好奇,不明白其中原因。

然後只聽孫冠巖嘆了口氣,又繼續說道:“這銀子雖好,可目前這情況,它花不出去啊!自凌州開始,一路往下游地方去,多多少少都被水災影響到了。大家自身難保誰來賣糧食給你?往日一兩銀子可換二石糧食,現在二兩銀子未必能換來一石糧食。其他地方倒是可以買到糧食,但是如今的局面,又能派誰去外面採買呢?”

“這採買還有什麼講究的嗎?”

“平時的話,只要隨便派兩個信得過的人的,帶著公章什麼的便可去採買。但如今怕是不行。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窮山惡水出刁民。如今這路上的災民也不必刁民好到哪裡去。路上要是看見有大量的糧車路過,見那運糧的人不多,怕不是要直接上來瘋搶。我這邊抽調不出足夠的人去運糧,外地糧店的人,也不可能賣你點米麵,還僱個鏢局的人給你護送對吧。”

李錚點了點頭想著,這確實是另外的價格了。

治理這裡地方的水患,他可能在行,但要解決這個問題,卻著實有點困難了。

“可是這個問題朝廷考慮過,所以在撥銀子之前,也曾派糧車運過二十萬石糧食過來啊。”

朱正接著提問。

要知道朱元昊此番指派他私服來凌州,要搞清楚的便是這個問題。

自從知道凌州有水患後,朝廷七七八八送來各種銀錢糧食以及衣物等東西,加起來總價值都快超過百萬兩紋銀了。

考慮的便是水災的事情一時半會肯定解決不了,那就想辦法先維穩。

但看來看去,這穩,好像也沒維持的了。

“二十萬石糧食,理論上足夠這裡的災民每天喝稀粥果腹一段時間。但為什麼災民們仍然面露飢色,且我們來這裡這麼半天了,也沒見到哪裡在施粥的樣子?”

二十萬石,那就是一千六百萬公斤大米。

每人每天一斤或許有些奢侈了,但稍微減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