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夜華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久別山考察,大景敗家子,錦夜華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錚保守估計,自己最起碼受了十多斤。

周開本來就瘦,現在更是有些受脫相了。

好在,事實證明一切的付出都是有效的。

前一個月的時候,兩人一共上了五次山,每次都是空手而歸,毫無想法。

主要是這久別山看起來不高,但面臨河水的地方卻格外的陡,而且這附近九曲十八彎,河水又非常湍急,無從下手。

後來李錚對山裡情況熟悉了後,便沒有著急做無用功總是上山了。

他拿著地圖,隨便指著一個地方,閉著眼睛就能想象到那裡的風景。

當然,光是熟悉還不夠。

李錚運用起了自己在現代的時候學習的土木知識,已經國家好幾個重大水利工程的案例,還真的想出了一個辦法。

有了想法後,他再上山經過實地考察後,收穫便大多了,心裡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他可以動手設計一些仿現代的工具,去協助工人到峽谷底下進行勞作。

然後再重逢利用這裡九曲十八彎的底薪,重新設計出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字母閘。

這個想法,別說是周開,放到現代給導師看,導師都要誇李錚有想象力。

“你這個想法好是好,但是對工人來說還是太冒險了。”

周開看完後,先是開心了一番,但細想後又忍不住給李錚潑涼水。

李錚的想法在現代是絕妙,那是因為現代科技發達,很多細節上能借助高科技去操作,對工人的生命安全有保障。

但這是古代,科技不發達,也沒有那麼多可利用的機械,所以危險程度太高了。

李錚自然也知道這一點,無奈的嘆了口氣。

如果不能建閘口,那麼只有大壩並修整河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暴雨時節河水上漲帶來的壓力,但如果遇見像今年這樣嚴重的情況,下游百姓依然還有一些危險。

朝廷既然花了這麼多的代價來,想必就是想做到最好的。

這件事雖然危險,可一旦成功,造福的便是子孫後代。福澤的是往後千百年的百姓。所以絕不能因為危險就放棄。

李錚握了握拳頭,最後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我回去再想想吧。閘一定要開的,至於你所擔心的,我會想想辦法,儘量給工人提供最大的保障!現在我們先回凌州吧,看看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