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一鼓作氣,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炆又在全國各地讓朝廷開設官辦工廠,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食品廠,比如生產一些壓縮餅乾,罐頭之類的食品,然後再將這些食品運送到前線去。
大明將士在前方征戰,總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去打仗。
有了朱允炆在北平坐鎮,很快大明帝國的機器又開始高速的運轉起來,因為歐亞非各處戰場消耗巨大,而且歐亞非各個國家、部落,也都知道現在到了他們種族存亡的關鍵時刻。
面對強大的敵人,他們都很拼命。
接下來的戰事,無論是對於強大的大明王朝,還是對於歐亞非各國、各部落,都是一個考驗,或許將面臨一場持久戰。
但是——
朱允炆不打算跟歐亞非各國耗下去,他要快速解決這場空前的戰爭,要用最短的時間結束這場戰爭。
想要快速結束戰爭,大明各路大軍的軍需補給就成了眼下最為棘手的事情。
所以,朱允炆回京後製定的國策便是,傾盡全國之力,其中包括中原大地、南亞、美洲,全部為統一戰爭服務。
全國的各大兵工廠、造船廠、食品廠等,全部提高生產速度,交通運輸也是軍需優先,保障補給線的執行。
除了後勤補給方面,朱允炆又連續在中原、南亞、美洲各地徵召新兵入伍,然後集中突擊訓練送往前線。
雖然明軍現在武器先進,但是這場統一戰爭的戰線還是拉得太長了一些,即使大明王朝出動了百萬大軍,但對於朱允炆來說,這還是不夠,他還需要動員更多的兵力。
因為只有以壓倒性的優勢,才能用最快的速度解決這場戰爭。
除了軍需補給,兵員補充之外,朱允炆又下達了移民政策,就是從中原、南亞等地,將一些沒有土地,貧困的百姓前往歐亞非佔領區,讓他們與當地的百姓融合,同時從佔領區遷移出一部分人到中原、南亞地區。
這麼做的目的當然很簡單,就是要做到大融合。
除此之外,朱允炆又從中原大量的向歐亞非佔領區,派遣各級別的官員,讀書人,讓他們去治理佔領區,去開辦大明書院,加強對佔領區的統治。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