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章 援軍來了,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提前有所部署,加上調集全國的兵馬馳援京師,從而變成朝鮮人以多打少,十餘萬朝鮮兵,對付北洋艦隊的四萬人。
而且朝鮮軍有地形之力。
經過半個月的戰鬥,北洋艦隊已經損失過半,現在他們還在漢城港與朝鮮對峙,他們的目的李思高其實也知道,就是用海軍在漢城牽制朝鮮國的主力,然後等著北部三鎮的明軍破城之後南下。
如果真的是那樣,朝鮮必滅。
因為現在朝鮮國的兵力已經全部集結到了漢城。
這半個月的時間裡,大明北洋艦隊,損失過半,死傷近三萬人,但是朝鮮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經過半個月的戰鬥,朝鮮軍的傷亡數字也得有三萬多人。
幸好此前李思高曾下令全國急招青壯年入伍,要不然現在朝鮮國的兵馬會越來越少。
不過新招入的青壯年,他們並無戰爭經驗,讓他們上來湊人數還行,真讓他們上戰場與明軍較量,或許就是去送人頭。
不過,眼下明軍陸軍全部擋住鴨綠江南岸,而大明海軍也被朝鮮主力擋在漢城灣,這也給了朝鮮人足夠的時間訓練新招入伍的青壯年。
新招入伍的青壯年訓練倒也不復雜,主要就是教他們打槍,因為現在朝鮮製造了大量的火槍火炮,這些新招入伍計程車兵,只要會開槍就行,一個不行就上兩個。
也就是這段時間,朝鮮人又新招了二十餘萬青壯年。
只要給他們一兩個月時間,他們就能上戰場與明軍廝殺。
“陛下!”
一個內侍從外面走了進來,他道:“陛下,大司憲求見!”
“傳!”李思高道。
過了一會兒,大司憲崔元喜緩步走了進來,他先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然後才說道:“陛下,援軍來了。”
“嗯???”
李思高愣了一下,他道:“哪裡來的援軍?”
李思高是真的有些懵,現在朝鮮國內能調的兵馬,早就已經調到國都漢城,這個時候,那還有什麼援軍?
“陛下,是明軍的援軍!”崔元喜澹澹的道。
“哦???”李思高愣了一下,只是看崔元喜回答得很澹定,也就沒有那麼的驚慌,崔元喜說道:“漢城以北五十里處,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正風塵僕僕趕往漢城。”
“他們打的是義州守將樸元浪將軍的旗號!”
“但是!”崔元喜道:“現在義州面對的是大明主力,樸元浪哪裡還有人馳援京師?”說著,他停頓了一下,澹澹的道:“因此微臣斷言,這支人馬,一定是明朝軍隊假扮的。”
“他們是想以援軍的身份,來賺漢城!”
崔元喜現年五十三歲,曾經多次出訪大明。
對於明朝人的一些行為習慣,還是比較瞭解的。
“大司憲!”李思高澹澹的道:“看樣子,愛卿並不擔心這支明朝援軍?他們可是奔我朝鮮國都而來......如果......”說著,他也是停頓一下,然後說道:“愛卿難道不擔心他們與大明海軍兩面夾擊攻打我軍?”
朝鮮國內突然出現明朝援軍,其實李思高是有些緊張的,只是因為大司憲崔元喜很澹定,他才放鬆了一些。
而他緊張的原因也很簡單。
明朝軍隊想要進入朝鮮,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是經海路進入朝鮮,要麼是走陸路,也就是從鴨綠江進入朝鮮。
現在大明海軍正與朝鮮主力交戰,而明軍的主力又被朝鮮軍攔在義州、仙州、鍾城以北。
那這支明軍,他們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還是說,義州、仙州、鍾城其中一城已經被明軍攻破。
如果是這樣,那對於朝鮮來說,這就是致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