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金殿面君,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到二十個學子都抬頭看向朱允炆時,其中一人不由得瞪大雙目,有些不可思議,本能的脫口而出:“陛下,您就是...”
朱允炆認得此人,他就是幾個月前,他在鎮江有過一面之緣的田厚義,那田厚義剛說到一半,嚇得不由得一驚。
“沒錯,是朕!”朱允炆笑著道:“田兄還記得朕?”
呼——
朱允炆這話剛一出口,在場眾人皆是愣住,心說皇帝原來認識這個人,居然還稱其為田兄。
“學生不敢!”田厚義急忙躬身行禮。
跟皇帝稱兄道弟,怕是活膩歪了吧。
但是朱允炆笑著道:“你可還記得與朕的約定?”
場面其實有些尷尬,田厚義誠惶誠恐,朱允炆倒是談笑風生,而其他人,特別是文武官員都是一臉茫然,沒想到皇帝與這小子早就認識。
倒是其他的一眾學子,莫名的有些失落。
原來皇上認識他。
呵呵,那今年的金科狀元,也就非他莫屬了。
唉——
在皇帝進殿之前,在場的所有學子,都覺得自己有希望狀元及第,但是當皇帝與田厚義一番對話,所有人都覺得。
既然皇帝認識田厚義,而且好像皇帝還挺喜歡這小子。
狀元是誰?
這還用問嗎?
其他人的沮喪表情,朱允炆自然也看得見。
今天是殿試,不是敘舊的地方。
還是得乾點正事兒。
於是他輕咳一聲,旋即笑著道:“十年寒窗苦讀,只為投身帝王家,朕知道,你們都等著今日金榜題名。”
在這封建王朝時代,平凡百姓,想要出人頭地,唯有苦讀詩書,然後參加科舉考試,混得一官半職。
當然,那些有抱負的人,更是希望以此封侯拜相。
但是朱允炆笑著道:“你們的文章,朕都已經讀過...”說著他故意頓了頓,然後滿意的道:“都很不錯,對於王朝的弊端和優勢,也都基本說到了點子上。”
“對於你們的建議,朕會認真思考,若是對我大明王朝有用,朕自然會大力推行。”
聞言,學子們莫名的有種受寵若驚。
他們原本以為,皇帝不一定會看他們的文章,或許只會在殿試的時候,隨意問一些問題,然後回答的好的,自然就會成績越好。
但是讓他們意外的是,皇帝居然看了他們之前的試卷。
今年的策論,就是讓考生們指出王朝的優點和缺點,並根據自己的見解,給缺點提出改良建議。
朱允炆的確看過他們的試卷,昨天看了一個下午。
比如田厚義寫的,就比較詳細,他提到了好幾點,其中有農業,他覺得現在大明朝農田不少,但是糧食的產量卻不高。
正所謂一畝五擔谷,一擔谷十鬥,一擔谷一百三十斤,碾成米九十斤,這是後世一些記載寫的,大致就是明清時期的畝產六百五十斤。
但是,朱允炆穿越過來已經一年多。
畝產六百五十斤?
呵呵,想多了,也不知道後世那些記載的人,是從那裡找來的資料,去年水稻收穫的時候,朱允炆曾問過主管農業的官員,得到的答案卻是,江浙一帶的水稻畝產,也只有兩石而已,摺合後世的斤兩,應該是接近三百斤。
這是一個大問題啊,作為農業大國,糧食的產量至關重要,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一旦遇到災荒年月,老百姓就得餓肚子。
太祖皇帝當年為啥造反?
就是因為餓的,餓得沒辦法了,他不造反就得死人。
他晚年經常提及此事,他說要是當年但凡有口飯吃,歷史上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