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潛在威脅,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審判他們的事情,還得緩緩,得等到他們全部到齊,然後再由朝廷做出判決。
雖然日子過得很悠閒,但是朱允炆也知道,不能長眠於這溫柔鄉里,他還得思考思考未來。
雖然燕王的叛亂已經平定。
但是這偌大的一個王朝,接下來該朝那個方向發展,就是他現在必須要思考的事情。
畢竟這場戰爭,對於大明朝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
而且,平定一個燕王,並不代表就已經萬事大吉。
他那便宜爺爺朱元璋,可是一個戰鬥力很強的帝王,雖然他二十八歲才當爹,但是他一生也生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
更要命的是,老朱當皇帝之後,為了讓子孫後代,特別是他寶貝皇孫朱允炆可以穩坐江山,剪出了大量的開國功勳,真可謂是煞費苦心。
他曾言:“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他覺得這麼大一個江山,僅靠一個皇帝是守不住的,必須要發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精神,讓朱家子弟都來替皇帝分鎮諸國為大明王朝看家護院,如此以來,老朱家的天下才能傳之萬世。
他做夢都不會想到,他才剛剛過世,他以為的分鎮諸國的藩王,就開始惦記著那九五之尊的寶座。
當叔叔的藩王,不但沒有想著為皇帝侄兒看家護院,反而是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要來搶皇帝侄兒的皇位。
唉——
若不是穿越者變成了朱允炆,按照歷史的發展,再過一年多大明朝就會江山易主,雖然還是老朱的子孫當皇帝,但是卻沒有按照他的想法發展。
朱允炆即位兩年多,先後削掉了周、齊、代、湘、岷五位藩王,如今又平定了燕王朱棣的叛亂,順手也將被迫歸附朱棣的寧王一併給拿下了。
但是——
時至今日,老朱的二十六個兒子當中,除了老九朱杞、老二十六朱楠早夭,還有老大也就是朱允炆的便宜老爹朱標,以及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棡、老八潭王朱梓、老十魯王朱檀和老十二朱柏都已經英年早逝。
其他的藩王可都活得好好的,晉王、秦王、魯王已經傳到了第二代。
在朱棣發動靖難戰爭時,這些個藩王可都是各懷鬼胎,其中大部分藩王是保持中立。
比如楚王朱楨、蜀王朱椿、肅王朱楧、慶王朱栴、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彝以及二代魯王朱肇他們就屬於看熱鬧,坐山觀虎鬥那一批。
而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則是不滿朱允炆削藩,站在了燕王朱棣這一邊,也是因為這原因原身才先將這五人削除。
除了上述保持中立,以及支援朱棣的五個藩王之外,僅剩下四個藩王從一開始,就明確表示支援皇帝朱允炆。
他們是遼王朱植、谷王朱橞、第二代秦王朱尚炳和第二代晉王朱濟熺。
燕王朱棣現在是平定了,大部分保持中立的藩王,其實絕大部分都還未就藩,因為他們有些人的年齡,還沒有朱允炆大。
但是依然還有楚王朱楨、蜀王朱椿、肅王朱楧、慶王朱栴四位已經就藩的藩王,他們現在會不會就此安穩老實呢?
有了朱棣這個先例,以上四王,依然是大明朝的潛在威脅。
比如楚王朱楨,他的實力就不弱,他的封地在武昌,可也是一位手握重兵的藩王。
朱允炆對此還是有些不放心的。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