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帝王之夢,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常言蜀中乃天府之國,人傑地靈;”朱允炆說著,似乎有些羨慕的樣子,看向蕭世孞說道:“朕還未去過蜀中,你給朕說說蜀中現在是何景象。”

雖說蕭世孞向來放蕩不羈,但是此時當他與這個帝國的統治者面對面時,讓他本能的顯得非常不自在。

倒是朱允炆一副悠閒的樣子,讓他稍微鬆了口氣。

“謝陛下妙贊!”蕭世孞不卑不亢的回答道:“蜀中至大明開始,民生安泰,百姓安居樂業。”

聞言,朱允炆擺了擺手道:“好聽的話就別說,朕已經聽得太多了,朕更想聽到的,是蜀中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態。”

被皇帝打斷,蕭世孞頓了頓。

這個皇帝好像確實有些不同。

正常情況下,有人說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皇帝不是應該很高興嗎?證明他是多麼的英明神武,可是朱允炆卻並不是這樣。

“回皇上!”蕭世孞道:“若說真實狀態,蜀中百姓生活倒是還過得去,只是環境對百姓威脅太大,蜀中經過元末亂世,現在人口僅有百十萬,周圍多有猛獸出沒。”

嗯,朱允炆微微點頭,這才像真實的現狀。

朱允炆來這個時代不久,他還未去過蜀中,但是作為穿越者,他對這個時代的很多地方,其實還是有些瞭解的。

蜀中——

曾經或者未來,確實被譽為天府之國,特別是幾百年後,成都更是被譽為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而且還會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

但那是未來。

這個時候的蜀中,剛剛經歷了幾十年元末亂世,雖然經過洪武朝的發展,蜀中應有所改善,但是想要恢復到天府之國,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據史書記載,明末清初時。

整個蜀中之地,人口更是少得可憐,到清順治十八年時,蜀中在籍人丁僅餘一萬六千戶,約八萬人。

可要知道的是,南宋末年時,蜀中的總人口是超過一千二百萬人,但是在隨後的四十多年宋元戰爭中,蜀中人口銳減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戰亂結束後,蜀中人口由一千百萬,銳減到了只剩六十萬人。

此時是建文三年,雖然在洪武年間,不斷有移民進入蜀地,但是按照歷史記載,直到萬曆六年,蜀中的人口才上升到三百多萬人。

清順治年間,蜀中很多地方已經淪為猛獸聚集地,正所謂十室九空,時常有百姓命喪與猛虎之口。

此時蕭世孞說,周圍時有猛獸出沒,朱允炆自然是相信的,雖然現在應該比清順治期間強一些,估計也強不了多少。

戰爭對人類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

看皇帝陷入沉思,蕭世孞又補充道:“皇上也不必憂心,雖說周圍時有猛獸,不過官府經常派兵圍殺。”

“嗯!”朱允炆微微點頭,道:“朕會加速向蜀中移民,等到蜀中人口多了,這些野獸也就能被趕回山林。”

“百姓們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水平?”朱允炆又問道。

“這!”蕭世孞一時語塞,他們蕭家是商賈富戶,雖然社會地位不高,卻也是衣食無憂,對於蜀中百姓的生活,他還真沒有怎麼關注過。

“你家是大戶!”朱允炆似乎有些不悅,道:“而且蜀王說蜀中有句諺語......”朱允炆剛說到這裡,蕭世孞急忙道:“皇上,那都是人們對草民的妙贊,草民實不敢當。”

“沒什麼不敢當的,既然蜀王都將你帶在身邊,你若是沒有一些本事......”朱允炆笑著道:“朕想他也不會如此。”

“朕喜歡有本事的年輕人!”

“你與朕年齡相仿!”朱允炆說著,看向蕭世孞道:“年輕人才是這個世界的希望,朕希望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