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孤注一擲,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近在咫尺的濟南府,而是轉道向南朝泰安去了。

長清縣衙門。

“朱棣要幹什麼?”

盛庸臉色鐵青的怒吼道,在場眾將沒有一個人回話,他們也很無語,燕軍主力有三萬餘騎兵,而明軍絕大多數都是步兵。

這一路追擊,每每快要追上燕軍,卻又被丘福率領的燕軍在半路伏擊,愣是讓明軍無法追上燕軍主力。

“大帥!”

鐵鉉沉聲道:“末將以為,朱棣怕是想要孤注一擲。”

“什麼意思?”

在此所有人都是一愣。

“應天府!”

鐵鉉不置可否的說道。

“他敢?”盛庸疑惑道:“就憑他手裡這幾萬人,就想直接攻打京城?”

“他真敢!”魏國公徐輝祖附和道:“目前朝廷主力,皆在山東河北一線,江淮地區卻兵力空虛。”

“若是朱棣很有可能孤注一擲,或許可以趁機一路向南。”

嘶——

徐輝祖話音剛落,在場眾人皆是愣住。

因為徐輝祖說得一點都沒錯。

此前燕軍在北,朝廷北伐,能調動的兵馬,基本都調到了山東河北一線,比如濟南府六萬人,德州十餘萬人,定州五萬人,東昌府三萬人,大名府兩萬人。

就這幾座城池,朝廷就集結了近三十萬兵馬。

雖然現在朝廷總兵力將近百萬,但是帝國疆域這麼大,各處邊防的兵馬自然是無法調動,在此之前,誰會想到朱棣敢於大舉南下。

不過現在,當徐輝祖這麼一說。

他們還真相信了。

原因無他,因為朱棣就是一個慣犯。

無論是此前北征蒙古人,還是此番起兵造反,他可沒少用這種長途遠襲手段。

“傳令下去!”盛庸急忙吩咐道:“所有人立即向南追擊,絕對不能讓朱棣南下,一旦京城遇險,我大明必危。”

“是!”眾將聞聲應諾。

當天下午,徐輝祖、鐵鉉、盛庸率領十餘萬人,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緊追燕軍。

離開長清縣。

盛庸、鐵鉉、徐輝祖他們兵分三路,盛庸率領五萬人,經方山為中路,直逼泰安;鐵鉉率領四萬人經濟南南下,為了預防燕軍折回攻打濟南府;徐輝祖則率領兩萬餘人,經平陰、歷城直撲泰安。

兵分三路,盛庸也是想要做到萬無一失。

雖說徐輝祖分析得有些道理,朱棣有可能趁江淮防禦空虛,經泰安直接南下奔徐州,進而渡江兵臨京師應天府。

雖然很冒險,但是奈何朱棣本就是一個善於冒險之人。

但是盛庸還是覺得,雖然朱棣擅長奇襲,敢於冒險,但是這個時候,他真的敢於這樣孤軍深入嗎?

或許他的目的其實是個煙霧彈,然後牽著官軍鼻子跑,而他卻尋得機會就回師,去攻擊濟南或者德州。

因為燕軍攻打德州與濟南,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為穩妥的。

接下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好像也證明了盛庸的猜想,因為燕軍殺到泰安後不久,他們並未立即攻打泰安府,反倒是將泰安府周邊的軍資器械,燒了個乾乾淨淨。

這是要幹什麼?

阻斷明軍的補給。

他們是想要斷了盛庸等人的補給線,因為朝廷為了支援前線,在山東設有兩處軍需處,一是東昌府以南的濟寧衛,另一處就是濟南以南的泰安府。

燕軍大肆劫掠燒燬泰安府的軍需。

不用想,朱棣是想要斷了明軍的補給。

按照盛庸的猜想,朱棣接下來或許就會將目標,盯上更南一側的濟寧衛。

不過還好,在東阿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到荒年,我靠撿破爛成王爺

月明她倚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