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戰機初現,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盛庸剛用過早膳,一個小校就從外面急匆匆的跑了進來,這讓盛庸不由一驚。

“燕軍攻城了?”盛庸問道。

“不是!”小校擺手道:“將軍,燕軍撤了。”

“啥?”盛庸聞言一愣。

燕軍至鄭和離開後,就一直圍困著德州城,他們怎麼會就這樣就撤軍了?

盛庸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匆匆的跑到城門口,卻發現城外原本駐紮的燕軍,一夜之間全部撤走了,除了留下的一些零碎物件,剩下的啥也不剩。

“燕軍何時撤走的?”盛庸問一旁的守城將領。

“回將軍!”一名中年將領,躬身道:“應該是昨晚深夜,今天天明時,末將發現城外已經空無一人。”

聽到這個回答,盛庸其實是有些生氣的。

近十萬人突然消失,守城官兵居然天亮的時候,才發現敵人撤走了,這是失察。

不過此時盛庸也不關心這個,他更關心朱棣為何突然撤軍。

“立即派探子出去!”他看向那名中年將領,沉聲道:“去看看燕軍是回北平了,還是去了別處。”

“是!”

中年將領應命離開後,盛庸又安排人通知濟南的鐵鉉,因為他很清楚,燕軍攻打德州,下一個想要攻打的,必然就會是濟南。

若是燕軍去攻濟南,他就必須派兵去援救,要不然濟南攻破,德州、定州等北方防線,就會處於燕軍兩面夾擊當中。

如果真是這樣,朝廷能夠耗得起,可是德州、定州這些城池怕是就耗不起了。

兩天後——

燕軍並未南下濟南,而是駐進了德州以西的臨清城。

臨清,朱棣去臨清做什麼?盛庸看著地圖,陷入沉思,原本他以為朱棣要麼是退兵回北平,要麼是南下攻打濟南,卻不想他居然向西去了臨清。

他想幹什麼?

盛庸不斷的開動思路,琢磨朱棣接下來,可能會做出的打算。

相比於燕軍直接南下,如今他們進駐臨清,他們選擇攻擊的目標就變得多了。

臨清,位於東昌府西北部。

朱棣既可以選擇向東南去攻打濟南,也可以回身向東再攻德州,還可以向南攻擊東昌府,以及向西去襲擊大名府。

當然,他也可以北返回歸北平。

朱棣的選擇面寬了,盛庸卻陷入了麻煩,因為他不知道朱棣接下來有什麼打算,無法即使做出相應的部署。

也就在盛庸籌措不前時,駐進臨清城的燕軍,卻有了新的的動作,大將丘福領兵四萬從北平趕到臨清,燕軍總兵力已達十三萬人。

也就是在丘福率軍抵達的第二天,朱棣便親率大軍一路向西南而去,日夜兼程三日之後,大軍就到達館陶城。

當燕軍抵達館陶時,德州的盛庸基本確定了,朱棣接下來想要攻擊的目標。

“好!”

盛庸沉聲道:“東昌府,將是朱棣的葬身之地。”

早在朱棣率軍進駐臨清時,兵部便傳來天子朱允炆的詔令,擇機馳援東昌府,朱棣的下一個目標,必是東昌府。

剛接到這道詔令,盛庸還不敢確定。

當得知朱棣領軍到了館陶,他相信了皇帝的預測,若是燕軍想要攻打濟南,或者回攻德州,他們都沒有必要去館陶。

燕軍到館陶,最有可能進攻的地方,只剩下兩處。

東昌府、大名府。

館陶距離東昌府與大名府,兩地距離差不多,不過朱允炆在詔書中提到,朱棣的目的是想借攻打東昌府,以此吸引盛庸出城去救援東昌,從而與朝廷兵馬決戰。

這一點,盛庸是認可的。

雖說大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