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章 亡羊補牢,武鍛大明,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拜服的李景隆,朱允炆那真的是五味雜陳,作為對明史有一定了解的他來說,他自然知道這個李景隆是何許人也。
李景隆,大明朝開國功臣之一,曹國公李文忠之子。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朱允炆,啟用老將長信侯耿炳文率軍伐燕,後耿炳文在滹沱河被燕軍擊敗。
經太常寺卿黃子澄舉薦,朱允炆任命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繼續與燕軍作戰。
李景隆本是紈絝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歷而餒,他哪是能征善戰的朱棣的對手,半年多的時間他是連戰連敗,僅是白溝河一戰,就致使十餘萬明軍投降了燕軍。
而他則是先敗德州,後棄濟南,一路丟盔棄甲向南逃竄。
後來朱允炆將他召回京師,不但沒有責罰他,反而還給他加了官進了爵。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率軍抵達金陵城金川門外,李景隆奉命與谷王朱橞負責守衛金川門。
見朱棣大軍兵臨城下,李景隆覺得建文帝朱允炆已經大勢已去,於是便與朱橞開啟了金川門迎降,後燕軍進城,至此靖難之役結束,燕王朱棣獲得勝利,建文帝從此下落不明。
這些事情,明史當中都有記載。
所以當朱允炆聽到眼前這個人,就是李景隆時,表面看上去他很平靜,但是心裡卻是無數草泥馬飄過。
雖然現在朱允炆是恨死了這個李景隆,但是表面功夫他還得做到位,只見他淡淡的道:“平身吧!”
“謝陛下!”李景隆恭敬的行禮道。
只是這李景隆謝恩剛畢,又一箇中年男人,突然出列,透過原身的記憶,朱允炆知道,這人叫練子寧,官拜吏部侍郎。
看見練子寧出列,朱允炆惱怒的心情,瞬間欣喜。
“啟奏陛下!”練子寧朗聲道:“微臣有本!”
“哦???”朱允炆故作疑惑,道:“練愛卿所奏何事?”
練子寧行了一禮,然後抬手指向李景隆,說道:“陛下,微臣要彈劾曹國公李景隆...”李景隆聞言頓時一驚,正欲開口說話,那練子寧當即高聲道:“陛下,李景隆身為三軍主帥,失律喪師,損兵折將,致使我朝廷六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必是他暗通燕逆...”
“練子寧,你這是血口噴人!”李景隆也是急了,急忙向朱允炆解釋說道:“陛下,臣縱使粉身碎骨,也絕對不會與燕逆暗通款曲,請陛下明察!”
朱允炆看著兩人爭辯,卻並未打算制止。
“陛下!”練子寧有些激動的說道:“此賊禍國殃民,其罪當誅!請陛下立斬此賊!”
“陛下!”李景隆當即跪匐叩首,想要爭辯,一旁的練子寧看皇帝並無舉動,於是憤激叩首,大聲喊道:“陛下,今日若不斬此賊,他日此賊必壞陛下大事。”
練子寧是有些擔心的,畢竟李景隆是皇帝的表兄。
“練子寧!”李景隆也是咆哮道:“你說我暗通燕逆,可拿出證據出來,否則你這就是汙衊,我今日必與你拼個你死我活。”
李景隆當然也很擔心,畢竟他確實是吃了大敗仗,但是嘴上卻不能示弱。
“證據?”練子寧冷笑說道:“你還需要證據嗎?僅白溝河一戰,你率領六十萬大軍,卻被燕逆不足十萬人,打得狼狽逃竄丟盔棄甲,更有十餘萬人向燕逆投降,如不是你暗通燕逆,豈能如此?”
“還有,你敗德州,棄濟南...”練子寧不斷列舉李景隆在戰場上的罪過,那李景隆聽得臉色是青一陣紫一陣。
因為練子寧並未撒謊,他說的這些都是事實。
見李景隆無力反駁,御座上的朱允炆心中大喜,至於李景隆現在有沒有暗通朱棣,他現在也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