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章 試探,漢末聖人,鳴奇,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渭北大戰之後的次日,夏育率領安定郡兵北上,羊毅率領度遼營沿渭水北側東進,而曹昂則統帥剩餘主力,屯於渭水北岸,擺出了1副死守的架勢。
此時的曹昂,靠著1條渭水做屏障,對兵力的需求,已經沒有那麼緊張了。
而與此同時,對面的羌胡叛軍,經過1日多的休整,勉強鎮定下來。
李文侯看著戰場的慘狀與巨大的傷亡,心中餘悸,久久未定。當日漢軍打的如此順利,與李文侯的猶豫不決,指揮失當,不無關係。
甚至堪稱決定性因素。
不提之前沒有及時對渭北大營佈防,也不提沒有預料到漢軍對渭北大營的強攻,李文侯犯得最大的錯誤,便是戰鬥開始以後,又畏於漢軍實力,沒能及時渡河支援,最終喪失戰機,以至渭北大營丟失,冀城之圍遂解。
戰後李文侯驚恐萬分,唯恐漢軍主力挾大勝之威,向其發動攻擊。其麾下不少將領,甚至建議李文侯放棄冀縣,撤兵西返。
昨日1戰,那鋪天蓋地的架勢,著實把1眾羌胡叛軍給嚇怕了。
李文侯也動了心思,但又著實有些不甘。他可是整整打了冀縣4個多月,花費了無數心思,死傷無數,眼瞅著就要破城了。
胡人多不捨命,可更不願舍財。
就在李文侯猶豫不定之時,其麾下心腹勸道,若撤離冀縣,則只能返回金城,那意味著在與北宮伯玉的爭鬥中,徹底落入下風。
士氣可鼓不可洩,這1退,便是1潰千里,再無翻身的可能。
<>:。@,<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不僅其部眾多會轉投北宮伯玉,便是李文侯本人,若是不低伏作小,怕是也難以倖免。
李文侯與北宮伯玉爭鬥多時,當然不願意臣服於北宮伯玉,所以非是山窮水盡,只得咬著牙留了下來。
李文侯下定繼續再戰的決心,不過他自度不敵漢軍,乃下令分散於漢陽郡各地的部隊,全部前來冀縣救援,包括位於上邽的李參部。
1場更大規模的決戰正在醞釀之中。
大戰之後的數日,冀城周邊陷入難得的平靜。漢軍不主動出擊,而李文侯也不敢貿然攻城,反而嚴守營寨。雙方都在試探,1時間倒是相安無事。
可面對這種局面,李文侯有些狐疑了。
明明漢軍佔據優勢,而李文侯部新敗,河對岸的漢軍怎麼能這麼安靜,為何不主動出擊?
這不符合常理。
對於李文侯這個領軍經驗極其豐富的人來說,他很清楚,事出反常必有妖。
於是李文侯便細細思量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
漢軍始終不渡河,更不入冀城;漢軍在渭水北岸沿河設定了大批柵欄,似乎要死守到底;漢軍的斥候向東西延伸數十里,各處淺灘皆有佈防,似乎是防止他們偷渡;漢軍只修建了通往冀城的浮橋······這些事情單獨來看,並無問題,可是1樁樁、1件件擺到1起,怎麼看都像是漢軍並不急著和他們決戰,反而像是在露怯。
李文侯對漢軍的反應產生了狐疑,隨著種種不合理現象,逐步擴充套件到對漢軍實力的懷疑。他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過高地估計了漢軍的實力。
而這個念頭1出現,再揮之不去了。
李文侯突然想起了當年虞詡在對羌作戰中,面對數千羌軍的阻擊,採用增灶之法,迫得羌軍不敢靠近,莫非這漢軍又在故技重施。
李文侯越想越覺得如此。
想到自己可能被騙,以致失了渭北大營,損失慘重,李文侯便咬牙切齒,恨不得渡過河去,扭掉曹昂的腦袋。
當然李文侯再是懷疑,也不敢輕易斷定,畢竟軍國大事,自是要慎重,1旦他的懷疑有錯,而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