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112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軍,武當小道童,狐狸1124,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克沁?這人又是誰啊?”劉伯溫問道。
“一個可以讓草原民族載歌載舞的人物。不過那是五百年後的事情了。”清風隨口搭著話。
“清風,你是不會開始修仙了吧?這種話你也說得出口?”劉伯溫又白了清風一眼,他現在覺得清風越來越神神叨叨的了。
“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不是一個軍師必備的技能嗎?”清風笑著說道。
“得了吧!就算是諸葛武侯也做不到如此程度。你呀就更不可能了。”劉伯溫擺了擺手說道。
……這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說這可是後世對你的評價啊!……
現在的劉伯溫還不知道他在後世到底有多牛。
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非諸葛亮莫屬,不管諸葛亮是否有被神話,毫無疑問的是,他代表著“人智”的巔峰。
而在明朝就有一位謀士,他被民間譽為“在世諸葛亮”,朱元章稱他為“吾之子房也”,甚至有人說朱元章建立大明王朝他獨佔八分功勞。這位謀士,叫做劉基,他還有一個更著名的名字:劉伯溫。
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先不說劉伯溫是否真的有諸葛亮的才智,他出山的經歷確實與諸葛亮十分相似。
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而朱元章也是誠意十足的來到劉伯溫隱居的地方,才讓劉伯溫出山。事實證明,朱元章的付出是值得的。
當然,朱元章對於劉伯溫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遇到朱元章以前,劉伯溫就已經有匡扶社稷的志向,他天資聰穎,年少好學,同鄉都說他有臥龍之才。
二十三歲的劉伯溫考中進士,卻因元末的戰亂在家中閒居三年,被啟用後也不過是一個正八品的小官,人微言輕。劉伯溫有一腔熱血,他體察民情,除暴安良,打擊豪紳,甚至還檢舉朝中貪官汙吏。
鄉里百姓對劉伯溫十分擁戴,但地方豪紳對他卻恨之入骨,缺乏朝中大臣支援的劉伯溫很快就被排擠出去。
年輕的劉伯溫是忠於元朝的,他將自己視為元朝的官吏,然而元朝的腐敗讓劉伯溫愈發失望,他在《郁離子》裡說道:“賄賂公行,以失人心!”
對元朝失望透頂的劉伯溫不再寄希望於蒙古人,他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的抱負得不到施展,於是他憤而辭官回到家鄉開始隱居。
在遇到朱元章以前,劉伯溫最多算一位能吏,卻談不上不世之才,直到他遇到朱元章以後,他傳奇的一生才拉開序幕。
至正二十年,朱元章的起義軍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他勢力不是最龐大的,卻受到陳友諒、張士誠以及元朝的夾擊,身後還有韓林兒的掣肘。
朱元章急需要一位謀士,一位能夠帶他脫離泥沼的謀士。就在這時,有人向朱元章推薦了劉伯溫,說他有諸葛亮之才,對此朱元章不置可否,畢竟每一位謀士在投奔自己時都是這樣說的。
不過如今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朱元章別無他法,於是他攜帶重金,誠意十足的去邀請劉伯溫出山。
劉伯溫起初對於朱元章恐怕也是不甚滿意的,不過縱觀天下豪傑,似乎只有面前的這個人稱得上梟雄,劉伯溫最終同意出山,輔左朱元章。
出山的劉伯溫立刻為朱元章制定了戰略方針:避免兩線作戰,先剷除陳友諒與張士誠,並擺脫韓林兒的控制,以“大明”為國號招攬天下賢才義士。
與諸葛亮類似,劉伯溫在出山以後朱元章集團也面臨危機,陳友諒攻陷太平,聲勢浩大。
朱元章手下的許多謀士與將領都勸說朱元章投降或者暫退南京,然而劉伯溫的意見卻截然不同,他對朱元章說道:“凡言降者或議逃者,應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