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馬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又獲獎了(第一更),我真沒想出名啊,巫馬行,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獲獎感言什麼的其實就是一個形式。
很重要,但不必過分糾結的形式。
不求說得好說得精彩,但只求說得得體就好。
至少陸遠是這麼認為的。
陸遠很滿意。
和之前相比他感覺到自己明顯有很大的進步了。
第一次上威尼斯頒獎典禮的時候,陸遠像一個二愣子還有些緊張,但這次來西班牙頒獎典禮的舞臺上以後陸遠明顯感覺到自己不緊張了。
這次獲得最佳攝影獎以後,陸遠發現自己非常淡定,這一套獲獎感言臺詞簡直如行雲流水一般流暢得不行。
拿了獎,說了感言,鞠了躬,露出笑容走下臺。
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從容不迫,都顯得那麼的舒服。
掌聲響起,可惜所有鼓掌的觀眾眼神之中都帶著錯愕。
如果不注意聽的話,他們甚至感覺了兩次獲獎感言內容都一模一樣了。
第一次或許能夠感覺到滿滿的誠意,但是聽第二次的時候,大家突然就覺得有那麼一些尷尬了。
主持人微微輕咳一聲拿回了話筒繼續幽默地主持了起來,繼續說著陸遠聽不懂的西班語。
舞臺下的位置上。
“獲得了兩個獎,不虛此行啊。”陸遠一手一個獎盃,臉上露著滿足的笑容。
之前他完全沒指望能獲獎,但是這次卻獲獎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當然,唯一讓陸遠覺得遺憾的地方就是沒多少獎金,也就發了獎盃隨便來點獎金隨便意思一下而已。
“嗯,陸遠,你已經相當不錯了,如果你能再獲一個獎的話,你就打破華夏這幾年在西班牙的獲獎紀錄了……”
“打破紀錄?這麼輕鬆的嗎?”
“輕鬆?十年了,每年華夏都有導演參加戈雅獎,唯一獲獎最多的是98年那一屆李友導演憑藉著《秋山》連拿了兩個獎項,這已經是頂天的紀錄了你還覺得輕鬆嗎?”
“其他的呢?”
“其他的基本上是陪跑的多,好幾年都是陪跑旅遊,什麼都沒撈到……你以為西班牙戈雅獎是街頭大白菜那麼容易拿?”王矜雪白了一眼陸遠搖搖頭。
他想起了李友的經歷後就又些許感嘆。
華夏電影在西方的得獎之路是很坎坷的。
其實華夏電影並不能說差,也不能說不行,只是有些表述方式很難融入這些評委的眼中。
不符合他們的評獎概念。
《秋山》其實是一部文藝片,而且是文藝到骨子的那種,這種電影並沒有多少市場甚至在國內也不被多少人認可。
李友在拍《秋山》之前只是一個小導演,《秋山》的票房也是坑爹,三百萬投資換三百萬票房,各種開銷過去,基本上就是賠錢,更別說在票房大戰裡能掀起什麼波瀾了,很多人都勸李友想辦法拍商業大片或者乾脆別幹導演得了,可是李友卻偏執地帶著他的這部電影獨自一人參加了戈雅獎,結果很意外地連刷兩獎……
《秋山》刷了大獎以後,李友回到國內受到了許許多多主流媒體的關注熱捧,本來賠錢的《秋山》也開始在院線裡播放了第二次,第二次播放和第一次明顯不同,票房倒也沒有怎麼撲街,在此之後緊接著李友拍起了《那一年的春天》這部青春文藝電影,因為在國內小有名氣再加上重度吹捧電影本身質量也夠硬的關係,這投資五百萬電影的票房破五千萬直接奠定了國內導演的基礎地位,堪稱為導演史上的一個不可多得的小奇蹟……
其實王矜雪之前對李友導演《那一年的春天》的票房奇蹟還是比較感嘆的……
她一直覺得華夏不可能出現第二個李友了。
嗯……
這種感嘆持續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