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小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節,二人森林,浴火小熊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年春天第一次打獵, 何田和易弦滿載而歸, 帶了近二十隻鴨子回家。
處理好獵物後,他們開始了試驗。
因為易弦的靈感來源於木板箱, 所以這種試驗中的牆面材料就被叫做“板塊”。
經過再次商量推敲,他們決定把板塊的尺寸暫定為面積一平米,厚度暫定為二十五厘米。
用一米乘一米的四方塊能很方便地鋪完四面外牆, 如果用來分隔房間的內牆也是用同樣的材料, 那就可以像製作混凝土石磚一樣,預製好,到時候哪裡需要往哪裡搬就行了。
而且, 這個尺寸可以很方便地在室內進行製作。
雖然天氣轉暖了,雪也開始化了,可是室外最高氣溫還在十度上下徘徊,如果颳起風, 更是冷得難受,偶爾還會很隨意地就飄一陣雪花。
第一個板塊做好之後,取下吊在袋子中曬乾的羽毛, 再取出一捆乾草,鍘成三四厘米的小段, 一起混好。
這次,鴨和大雁的羽毛拔掉後分只放進袋子裡晾乾。這樣, 就能計算出填滿一塊板塊大致需要多少隻禽鳥提供羽毛。
像何田縫製鴨絨被一樣,板塊內部用木格分成小塊,再用長竹管和漏斗把混好的填充物倒進格子裡。
為了便於進行試驗, 板塊的四個邊並沒封死。
但是立體的板塊和平鋪的被子不同,填充物如果不放滿很快就落到格子底部。當然,如果把內部的格子分割得更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填充了羽絨的衣服內膽,也是立體的,而且還會隨著肢體運動不斷變形,但因為格子做得更小,羽絨不會移動,也不會影響保溫。可如果板塊內部做成更小的格子,那太費工費時了。完全和想要節省伐木時間的初衷背道而馳。
這個問題暫且放著,何田和易弦記錄下來填充物的用量後,又有了新的問題:這樣倒是保溫,可是需要很多羽毛啊,按照填充物現在的比例,一塊板塊需要三隻鴨的羽毛。那麼一面牆至少需要一百隻鴨?!
改變填充物的比例,保溫效果會相同麼?
為了進一步試驗,他們又做了五塊板塊,每塊板的一角釘上兩根一指粗的竹棍,相對的一角鑽上兩根和竹棍尺寸相同的小洞,這樣就能簡單地把六塊板塊拼成一個大木箱。蓋上最後一塊頂板之前,在板塊組成的木箱中放一個陶盆,盆中放一塊長寬高三十厘米的四方雪磚。
十個小時之後,開啟木箱,把盆中的水倒入用模具燒製的統一大小的陶杯,就能比較準確地測量出雪磚的融化程度。
試驗進行了幾次,填充物的材料有鋸末、乾草、羽毛、絨草團、舊棉絮、碎木屑,使用不同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一一記錄。
為了儘快得到試驗結果,他們又做了一個版塊木箱。
同時,他們又發現一個新問題。
板塊是用幾塊相同寬度的木板釘成的,釘好一個板塊,需要最少二十枚釘子。
他們平時所用的木板箱也是用木板條做的,但是用榫卯結構做的,連線處塗上魚膠,這樣做木箱可以一根釘子都不用,可是要在每塊木板上都畫出線,鋸出凹槽和凸起,比釘釘子要費時。
鐵釘,在這個時代也是比較寶貴的資源,這次用來釘木箱的鐵釘全是反覆回收過的,如果每個板塊都用鐵釘,那將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要是用榫卯結構製作,要多花多少時間呢?
何田和易弦這時已經從發現新建屋方法的歡喜中逐漸冷靜下來了,所有試驗中發現的問題都先記錄下來,慢慢尋找解決方法。
做實驗期間,他們又去打了兩次野鴨大雁,幾乎空了一冬天的燻肉小窩棚再次開始工作。雪又化了一些,林中的道路變得更好走了,兩人只帶著小麥去了上游的雲杉林,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