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人二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7章 副食商場,重生似水青春,魚人二代,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是容嬤嬤躲在牆角偷看的畫面,更是成為了多年後網路時代的流量圖片,被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們公認為‘班主任一般的犀利眼神’。
“兒子,咱現在就走唄?早點去市場,買的肉和菜還能新鮮點!”劉鳳雲從廚房出來,摘了圍裙擦擦手。
“好,走吧。”申大鵬沒有拒絕,但是心裡卻始終質疑母親的觀念,反正都是後天聚餐要用的食材,就算今天去市場再早,買的食材再新鮮,把她們放冰箱裡放兩天,也不會有當天買的新鮮吧?
那今天上午買和下午買又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非要趕上早晨最冷的時候出門,這得是什麼樣的怪異想法?
不過申大鵬並不會開口提出質疑或反駁,如果在前世,不懂事的他有可能做傻事,但現在的他更懂珍惜,只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陪在家人身邊,本來在外地念書就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如今放假回家,當然要盡最大努力去陪伴、去補償。
青樹縣副食商城,因為主要銷售老百姓的平常吃喝所用,雞鴨魚肉、海鮮果蔬、鍋碗瓢盆,幾乎應有盡有,所以大家都稱呼為大市場。
上世紀8、90年代的大市場,只是大棚似的建築,十幾根鋼柱支著泥瓦的棚頂,四周圍著監獄一般的鐵絲網,小生意人在裡面有個兩米的攤位,顧客只能在外面隔著鐵網挑選貨物,透過一個電視大小的窟窿交易。
那時候市場裡做小買賣的才真是風裡來雨裡去,夏天還能有毛巾沾涼水擦擦汗珠,冬天則只能裡三層外三層穿的跟狗熊一樣笨重。
在90年代末,縣裡有名的地產開發商王麗英才跟政府合作改建,成為了現在的副食商城,小生意人的環境好了一些,但費用也相對應的提高一倍不止。
而且開發商為了賺錢,還建造了大量的商鋪,說好聽點是商鋪,其實就是二層的門市房,大市場外圍靠著馬路的方向,就由一圈門市房圍繞,門市房背面靠著市場裡面還是商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