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0頁,霸秦,嬴無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日。辰時末。
位於江州城與秦軍大營之間地一塊平原戰場上。旌旗招展。八萬秦軍和十數萬巴軍西東分立。秦軍陣容緊湊。鐵甲如雲。戰馬如龍。八萬人組成了八個整齊劃一地萬人方陣。以雁型排列在江州西面。
而巴國地十數萬民兵卻是猶如一團散沙一般沿著江州城地南北走向排成了密集地一條粗線。之所以說是粗線。這是因為巴人悍不畏死。全都嗷嗷嚎叫著想要擠在最前面。一旦開戰便可搶先衝上前去殺敵立功。看著巴人擺出地一字長蛇陣。無敵真不知道對方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若不是抱著要以最小地代價換取最大地勝利。只怕一早無敵便命令全軍突擊了。
午時初刻。秦國國君嬴無敵和左監國公嬴虔乘坐中軍大纛戰車自轅門出。全軍見代表了主帥地將旗和代表了飛鷹精銳地飛鷹一同出陣。八萬秦軍簾齊齊跺腳喝道:&ldo;飛鷹!飛鷹!飛鷹!&rdo;
五萬戎狄騎兵經過大半年地訓練。早已經在血脈中融入了飛鷹地精氣。此時地他們早已經不是隴西草原上地戎狄牧族。而是和老秦地兒郎一般。是大秦地飛鷹鐵騎!
巴人這邊,聽著秦軍地動山搖的齊聲呼喝,也是還以顏色的大聲怒吼喝罵,可由於沒有統一的號令,並且也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因此呼喊起來雖然聲勢也不算弱,卻是嗡嗡聲噪,根本就聽不明白這些巴人在喊些什麼。兩廂一比較,巴王面色也就很不好看了,這明顯地就是被秦人給比下去。也就在巴王有些氣惱地想要找個辦法找回這個場子的時候,只見秦軍陣中有三人三騎策馬而出。
三騎來至戰場中線便自停住腳步,由一騎手持一桿黑雲大旗向巴軍主陣馳來。陣前對話在春秋時期大行其道,這種慣例巴王還是知曉,因此也沒使人阻攔,大大方方地放這名秦將來至巴軍陣前。只見這秦將身穿一身黑甲,頭帶鷹翅鐵盔,手中所持的一桿獵獵飛動的黑雲大纛旗上,大書一個白色的&ldo;秦&rdo;字。
來至陣前,黑甲秦將自報家門道:&ldo;大秦先鋒將軍子岸,求見巴王!&rdo;
中軍大纛戰車上的巴王自然聽見,揚聲喝道:&ldo;孤便是!&rdo;
岸遠遠看了一眼巴王,便遙遙拱手,而後從馬袋裡取出一卷簡牘,展開念道:&ldo;大秦國公詔:三年六月,本公遣使赴蜀,欲結秦蜀之好。然蜀王縱虎傷使,又以蛔辱秦……&rdo;隨著子岸悠揚頓挫的宣讀,這篇由慎到捉刀、屈歡和衛鞅幫著潤色的討伐祭文,義正言辭地將蜀王的惡行進行血淚控訴,並且還列舉了蜀國的十大弊和蜀王的十大惡,並且十大惡之首便是:&ldo;不謀民生,與獸戲搏。&rdo;而後,詔書中又要求巴國交出蜀國開明十三世偽王,並且降秦,否則兩軍一旦開戰,生靈塗炭之罪便是巴王一人之過。
巴王比起那個孔武有力卻頭大無腦的蘆子來,自然是老成持重得多,聽了子岸宣讀的討伐詔書後,既不表態,也不言語,而子岸也不等他回答,讀完之後便將詔書卷好裝袋,遠遠拋入陣中,這便打馬而回。
巴王自然命人將詔書拾來,展開細看。雖說他對秦人的說法並不全信,但也對蜀人的言辭升起了幾分狐疑。見詔書內提到蜀王縱虎傷使,又給秦國送去蛔,當即也是大訝。歷來送禮,絕無送人首級的做法,即便是顆蛔,也是可以被人看做是挑釁地。雖然蜀王的本意有可能是因為老虎傷了使者,所以便殺了老虎作為賠罪。可要是換過思路一想,你蜀王先放老虎咬我的使者,然後殺虎把頭給我送來,這不是鄙視我、打我臉麼?
當即,巴王對此事有些躊躇起來,忙叫來大臣想要再議一二。也在這時,回歸戰場中線的子岸將大纛戰旗往場中一插,一旁摩拳擦掌了老半天的龐車便一夾馬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