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頁,霸秦,嬴無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政這東西實際上早在獻公時便開始在秦國動手,可搞了二、三十載,依舊還是換湯不換藥地老調子。秦國官制若說臃腫,可就是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大秦掌軍的是左庶長,掌政的是上大夫,掌財賦的是中大夫,掌官吏任免排程的是少大夫、搞邦交地是長史、搞情報的是內史,其餘職務都是閒職,何處需用人手便調派何處。

秦國在冊官員總共也就不到五百人,如果詳加算來,以秦國人口綜合秦國的土地面積和行政區域範圍等因素來計算地話,秦國的官吏對百姓的比例可謂是相比山東六國來說是最低的。就以齊國來計,齊國此時的官民比例近乎一千比一,既一千個男丁(女口不計)才能攤到一個官吏,而秦國的官民比例按照吳狄的草算,赫然是三千比一。

既每三千個可以提供賦稅和徭役地男丁,才供養一個官吏!

一個縣衙,十個衙役一個官,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中國最基層地行政管理結構。這種設想,當然不是意味著行政管理分工越粗越好,但是即便在漢代全國人口進入五千萬的時代,西漢時期官民比例還是1:7945(此時已經計算女口),這就意味著整個國家的官員總數不超過6500人。如果再按照漢代全國103個郡國的行政區的劃分,那麼平均每個郡(國)也只有60幾個人,據記載,漢代的大郡。官員總數不過百餘人,但是人口卻超過十萬。

這種記錄隨著歷史地發展而逐漸發生了變化,唐高宗時中國的官民比例達到了1:3927,即3927個人養活一個官員,元成宗年間,這個數字改為1:2613。明神宗時代這個數字大約是1:2299。今天我們所能夠尋找到的歷史記錄中,康熙年間地官民比例大概是最高的,約為1:900。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後世。官方給出地官民比是1:198,非官方學者統計出來的資料卻是1:18!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貓病

松羽客

霸秦

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