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6頁,霸秦,嬴無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內,一干與此次討伐越國有關的各部門大臣齊聚一堂,就出兵之事詳細商討。無敵逐條敲定了出兵相關的各項事宜,直至掌燈這才散去眾臣,只留下了大哥嬴虔、二哥嬴渠梁、老甘龍、公孫賈、嬴黎、子岸、景監、衛鞅、申不害

、百里瑤等人飲宴。

酒酣耳熱時,在函谷關上鎮守了多年,此時已是霜須半百的嬴黎來了談興,談起曾與楚人打過交道,對這次經楚赴越作戰頗有微詞:&ldo;君上,臣以為借道楚國固然有利我軍進逼越國,卻也不可不防楚人背信棄義。且楚人對我軍必有疑慮,恐我軍假道伐之,此去定然多有牽絆。&rdo;

坐在嬴黎下首的子岸點頭道:&ldo;嬴黎將軍顧慮的是,子岸也以為應當借道周、韓,而非楚國。&rdo;

無敵聞言並未搭話,而是將目光看向眾人,正在大口肉的嬴虔將手中筷著往案上一嗝擱,信口附和:&ldo;也是,這些楚人,未必安了好心。這次討伐越國,楚人必料我攻下城池,定不可守之。若是楚人尾隨其後落些便宜也就罷了,萬一緊要關頭從背後插上一道,奈何?&rdo;

&ldo;大哥,多慮也!&rdo;嬴渠梁表情淡然,目光卻是看向了衛鞅、申不害、鄒忌三人笑道:&ldo;三弟不是說得清楚,此次伐越,一是為了踏勘楚國路徑,為我日後滅楚探路。二是為了試探越國戰力,戰力不強便破其以自肥,戰力若強則避其鋒芒,權以練兵。這第三嘛,奪其舟船而成軍,也就不知三弟可否得計也。&rdo;

老甘龍接著嬴渠梁的話頭,撫須道:&ldo;以老夫駐楚之見,楚人多狡詐,楚臣見利而忘義者甚。秦楚聯軍,不可不信其誠,亦不可全信。&rdo;

老甘龍自從被安排前往楚國擔任大使以來已有半年之久,之前赴楚之時,老甘龍還道這是被無敵算計送去楚國做了人質,一家人都是以為大禍臨頭。但隨著老甘龍的到任,以及由特使景監牽頭的各項活動陸續展開,這才明白無敵還在真就不是將他送去做人頭的。就職半年,老甘龍算是親身體驗了一把南方地區的暖冬,一把年紀的身子反倒比從前好了許多,這次回來述職之後,無敵本不準備在將他派出,哪知老甘龍卻是自請再任一年的楚國大使。

相繼三人之後,申不害、鄒忌陸續發言,由於二人出身韓、齊,對山東半島一代較為相熟,所提建議很是中肯,鄒忌就提出韓越接壤,而韓國的戰力天下皆知,借道韓國的可能性不言而喻,然若是採取從韓、楚邊境擦邊而過,勢必會引起韓、楚兩國的憂慮的不滿,既然楚國已經答應借道,便走楚國馳道好了。而申不害卻認為雞蛋不應該都裝在一個籃子裡,就越國的現狀而言,與其接壤的楚、齊、韓三國對它都是有需求的。此次秦國討伐越國之戰,既然沒有領土最求,何不如將大軍分為三路,一路按原定計劃從楚國走,另外兩路分別走韓、齊兩國,邀兩國一道出兵瓜分越國。則對越作戰之後,不論秦軍有沒有從越國搞到好處,都把楚、韓、齊三國牽扯了進去,不管他們四國如何應對,對秦國而言都是有利而無害的。

不得不說申不害的這一招真地很毒,就連衛鞅也對申不害報以側目,而景監等人也是覺得此計甚好。畢竟無敵一早就已經確定了即便越國實力不濟,秦國也絕不會滅了越國,畢竟越國的國土對秦國而言是塊飛地,楚齊這兩個老牌強國一南一北虎視眈眈,真要拿下了越國,這號稱二十萬的大軍別說扎穩腳跟,就是停下來歇口氣的時間都是相當的窘迫。

對於諸人的謀略,無敵自然是要虛心受教的,至於他真實的戰略意圖,在座的諸人當中除了二哥嬴渠梁知道外,也就只有衛鞅瞭解。至於衛鞅,卻是並未發表什麼看法,眼下大秦律的修編已經是衝刺階段,由不得他分心去顧及其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貓病

松羽客

霸秦

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