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2頁,霸秦,嬴無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了申不害對於蓬萊原住民第一手的歷史資料介紹,如此說來這越國的越人與蓬萊島上的原住民本就是同根同種,這讓無敵對遷民赴臺又多了一分信心。一想起後世島上的種種,無敵總是有所殘念,雖不知自此以後大秦將會如何,但無敵還是決定要將此事載入史冊。
待申不害介紹了島上風物之後,接下來便是無敵委託的踏勘琉球、東瀛諸島之事。倒也是無敵心急,申不害上島之後在派出船隊環島踏勘的同時也按照他說的方向派出了船隊向北探索,可短短一年時間,探索隊只探出了蓬萊北面的琉球群島,而無敵點名要找出登陸並立上石碑的釣魚島卻是苦尋不獲。
根據探索隊傳回來的訊息,此時的琉球群島都是荒無人煙的荒島,根本找不到任何的人跡,探險隊便在各個島上選了巨石,一一鑿下了&ldo;大秦國疆&rdo;四個大字和發現此地的年月日,這琉球群島從此便成了中華民族的固有領土。
這蓬萊島上年來的種種,自然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而這次申不害帶領的船隊不但為無敵帶來了蓬萊島上出產的第一季糧食和各種山貨、水果乾貨,還擔負著將會稽城下的二十餘萬越國百姓運往蓬萊的重任。而申不害此來也確實是功成身退,他將會留在會稽協助無敵打理越國,蓬萊則交由精於內政的鄒忌執掌。
大秦嬴無敵七年三月初,四萬越國青壯首先登上了停靠在杭州灣內的客貨商船,出發前往秦國的飛地蓬萊。此去來回只需十日,十日後這些青壯便會在秦王親自賜名的申子港登陸,踏上蓬萊成為秦國治下的百姓。
這年的三、四、五月間,會稽與申子港之間航線都是異常繁忙,這場後世被史稱之為&ldo;徙民登島&rdo;的移民活動共計為蓬萊輸送了近三十三萬越國民眾,其中青壯約為十一萬人,餘下皆是老弱婦孺。登陸後,秦國在島上設立的蓬萊縣府將這些越國移民全部打亂分散安置,為他們提供種子、糧食、農具和少量受傷退役的戰馬實行馬耕。而島上實行的田畝政策也與巴蜀地區和秦國國內大致相同,除掉減免頭三年的一切賦稅,此後的稅賦皆為土地主要糧食作物產出的兩成。
這些願意聽從秦軍安排遷來蓬萊的越國百姓本就是地位及其低下,生活沒有保障、勞動長期遭到剝削的勞苦大眾。雖然他們當中也有愛國的,可秦軍一不燒殺、二不搶掠、三不奸y,當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和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未來,縱有懷疑秦人居心叵測,可誰又能抗拒擺在眼前的現實利益?
於是,一些人帶著將信將疑的複雜心情登上了船踏上了蓬萊的土地,從官府手裡領了土地、種子和農具,在這片沃土紮下了根來。值得一提是,許多三苗九黎部族的越國百姓很快就在島上尋找了失散了不知多少個世代的族親,雖然談不上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但相互之間的交流也進一步密切了這些移民與島上原住民的關係。
蓬萊縣的新縣令鄒忌自然沒忘記無敵囑託,逮著機會便要亂點一番鴛鴦譜,誰叫這次遷徙的越過百姓當中女子居多而青壯不足,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更進一步的融洽了島上原住民與移民的親密程度。到了這年的五月,衛鞅更是從巴蜀內地經北海通道(四川成都至廣西北海)遠遠不斷的為蓬萊送來糧食農具和各種所需,尤其是送來了稻米種子和玉米種子,使蓬萊島的生產建設大大加快了進度。
這一切,讓看在眼裡的無敵無比欣慰,無論後世如何變遷,他總算是在蓬萊島種下了這萬世不移的華夏民族之&ldo;根&rdo;!
【第305章】以靜制動
楚王羋良夫的兩面三刀並沒有讓無敵感到意外,趙城的臨陣倒戈也不足為奇,甚至魯宋兩國無法拖齊國下水也在意料之中,但齊國對魯宋兩國的反戈一擊卻讓無敵對接下來的態勢判斷失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