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9頁,霸秦,嬴無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此時,秦軍也是盡了一切可盡之力,將能夠收集轉移的越人全數遷徙到了會稽,並循循善誘的引導當中的絕大多數人登船移民蓬萊。在遷徙轉移的過程中自然不可避免的使用了一些強制手段,也就造成了此時聚集在會稽城下不肯移民蓬萊的十餘萬越國民眾對秦人包含著仇視和抵制的心裡。
說實話,對於這些人的解決無敵原本是有計劃,可當實際處理起來時無敵卻發現自己準備的這些計劃全都用不上。根據申不害連月以來不是更新的登記資料顯示,目前滯留城下不肯移民的越人當中,青壯只佔三成不到,其餘都是老弱和婦孺,尤其是老弱當中的傷殘者皆是歷年來為越國徵戰而老軍人。鑑於秦軍勢大,他們這些已經失去了反抗能力的老人只能乖乖就範,可架不住他們在私底下鼓動青壯的越人仇視秦人,以及不論何事都擺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
說起來秦軍掃蕩越地,既不奸y也不擄掠,以楚人兇殘為名強制遷移百姓時也不忘無敵所貫徹的大秦軍紀,對越國百姓表現出一副和藹良善之態,甚至時不時戰士們還在隊官的暗示下讓出戰馬給老幼乘坐,讓出口糧給婦孺充飢,以種種親民手段博取越人的認同。但這套在後世非常有效的做法對油鹽不進的越人卻收效甚微。就無敵的觀察,目前越人主要表現出來的民族特性主要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願意遷徙去往蓬萊的民眾是接受了陶朱公范蠡帶給越國的實用主義薰陶,在物質條件的利誘下意志不堅者。另一方面,留下來跟秦軍搞非暴力不合作鬥爭,並持己見死抱著忠君愛國思想的都是些不開化的老頑固,這些留下來的老頑固如果處理不好,必將成為揣在秦軍懷中的定時炸彈。
對於這十餘萬人的安排,申不害到有許多意見,只可惜他的那些築城、修渠、拓路、造堤的構想相對來說落伍了,無敵直接快進到&ldo;打土豪分田地&rdo;這著殺手鐧上。
嬴無敵七年的三月初一,秦王嬴無敵在會稽頒布了《大秦對越戰時行政總制》,這份行政總制的有效期為十年,其中包含了戰時田畝、商業、農業、刑事等多部律法制度,所採用的法律範本當然還是秦國現行的律法和衛鞅在河西地區、巴蜀地區所推行的新政。
戰時田畝制度中便規定凡願意歸屬秦國的越國百姓,以戶為單位在登記完戶籍後可一次性領取相當於秦國五百錢的越國戈幣作為置業安家費用,並且每一個戶籍完善的家庭都可以向會稽官府申領每丁五十秦大畝、每口三十秦大畝的十年免稅土地,並可向會稽官府申請借貸種子農具甚至傷殘戰馬用於耕作。
不說這套&ldo;對越戰時行政總制&rdo;當中過於繁瑣的部分,先說這條登記便可領錢的條例一經發布,便引發了流民之間的大分裂和大騷亂。這個條列當中所謂的以戶為單位,就是指一戶當中必須有兩位年紀在四十以上的老年人,兩位老人可以是夫妻,可是兄弟或姐妹,再加上必須要有一對四十以下的夫妻和至少一個孩子,這才能構成最基本的&ldo;一戶&rdo;。
由於戰爭,越國的戈幣市價不斷貶值,但作為戰勝國的秦國,秦國的布幣自然是不斷的增值。按照未開戰前的市價,在越國差不多是一千個秦國布幣只能兌換七百至七百五十個戈幣,而現在的市價一經達到了一千比一千六百。
而相當於秦國五百錢的越國貨幣,在此時的越國來說自然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並且只要登個記就可以領取,只有傻瓜才不領。一時間,會稽城外上演了一幕幕的拉郎配和搶媳婦、兒女的運動,滯留在城下的老越人以婦孺居多而青壯偏少,只是短短三天時間便湊出了一萬兩千多戶,而後便由會稽官府具名造冊予以登記,然後按照前期釐清丈量出來的會稽周邊土地進行統一安置,而置業安家費也以一半貨幣一半實物抵充的方式妥善發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