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海州控股,重生之官路商途,更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不知變通的人,他在政府辦大權在握,又有唐學謙的預設,在籌建之初就從政府辦調兩個人負責公司的日常事務,還調了一部小車給公司專用,前期的辦公用品、傳真、電話之類的,直接市政府辦搬過來,也無需顧忌別人說什麼。
呼叫的兩個人,編制還在政府辦綜合處,呼叫到海州控股公司,收入、福利也不影響絲毫,還能跟秘書長加強關係,又怎麼會不願意?
市裡對政府辦領導成員的工作職責進行重新調整,減輕張知行身上的負擔,加重兩名副秘書長身上的擔子,由兩名副秘書長分別兼管市容管理局與信訪局的工作,權責相關,兩名副秘書長又怎麼會推辭?
就算如此,張知行也要因為政府辦繁瑣的事務耗去大半的精力與時間,對海州控股公司無法做到親歷親為,需要找到合適的人去執行國企業改制新的嘗試。
張知行與唐學謙都是從海州師院搞經濟研究出身的,首先想到回原來的海州師院、現在的海州大學尋找合適的人手。
張恪聽到海州師院經濟學教授李明學將辭去教職加入到海州控股公司,對他爸差點由嫉生恨,同樣是殼公司,待遇怎麼就千差萬別?
李明學願意屈尊到錦湖的話,張恪可以現在就開百萬年薪給他,但是事實上,隆裕集團在幾年後也曾以如此的高薪邀請過李明學,李明學卻不宵一顧,埋頭專心致致的做學問。
事實上,張恪給唐學謙所設計的針對海州市轄國有企業進行改制的模式是由李明學在兩年後提出來的,張恪只是仿照本該由李明學提出的模式,並在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良才最終形成現在的方案。
歷史不在今年夏天發生逆轉,李明學兩年後提出的新改制模式也不會有應用到實踐的機會。在兩年之後,很多人都看到國企改制中存在著巨大的利益誘惑,那時的海州市黨政大權,都由丁向山一手把持,誰會輕易放棄這起官商參與的財富盛宴?
海州國有資產控股公司要一直拖延到2002年才組建成立,那時,已經是國有資產盛宴的尾聲了。
張恪希望唐學謙跟爸爸不要向外界透露這方案是由錦湖提供,唐學謙問他為什麼,張恪笑著說:“這份方案丟擲來會擋住很多人的財路,要讓別人知道是錦湖在多管閒事,會遭人嫉恨的。”
李明學毅然放棄海州師院的教職,也是給張知行丟擲這份方案所動。他這時對這種國企改制的新模式也形成初步的概念,但是張知行提供的方案更詳實、更成熟。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對張知行人格與學識的認同。
換作其他人,對國企改制存在的問題看得這麼透徹,又有這麼強勢的背景支撐,放棄公職直接下海參與這起即將到來的財富盛宴才最正確的選擇吧?
當然,錦湖將殼公司的方案提供出來的氣度,也讓唐學謙、張知行甚為折服,他們還不清楚這些其實都是張恪鼓搗出來的。
張恪在期末考試的前兩天,遇到來家裡拜訪的李明學。
李明學才四十歲,戴著近視眼鏡,不是那種埋頭書室專心做學問的邋遢形象,西裝革履的他給人儒雅恬靜的感覺,很有儒商的氣質。他是張知行後面六年才到海州師範任教的,共事了兩年之後,張知行隨唐學謙到市裡工作,他一直留在海州師院,一直到現在的海州大學。這次隨李明學到張知行家拜訪的還有他的兩名學生。
在張知行到市裡之前,張恪在師院的教職工宿舍裡渡過他的童年時期,對李明學有著模糊的印象,一肚子學問,卻愛好各類運動。
張恪進門時,張知行正陪李明學還有李明學的兩名學生坐在客廳裡的沙發上說話,媽媽在廚房裡忙碌。
“這是小恪,好幾年沒見了?”李明學扭過頭來,溫和的看著張恪,“我記得以前在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